-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节 非特异性免疫 凡在生物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属于天生即有、相对稳定、无特殊针对性的对付病原体的天然抵抗力,称为非特异性免疫(nonspecific immunity),也称先天免疫(innate immunity)或自然免疫(natural immunity)。 非特异性免疫 生理屏障:皮肤、粘膜、血脑屏障等 细胞因素:吞噬细胞、NK细胞等 体液因素:补体、干扰素、溶菌酶等 炎症 一、生理屏障 皮肤与粘膜 生理上的屏障结构 健康机体的外表面覆盖着连续完整的皮肤和粘膜结构,其外面的角质层是坚韧的,不可渗透的,组成了阻挡微生物入侵的有效屏障。 1. 皮肤与粘膜1)机械的阻挡和排除作用 各种分泌液中的杀菌成分; 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表面粘膜所分泌的粘液的化学性屏障作用。 机体的机械方式如纤毛运动、咳嗽和喷嚏排除异物; 眼泪、唾液和尿液的清洗作用; 2)分泌液中所含化学物质有局部抗菌作用 3)共生菌群 人的体表和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存在大量正常菌群,通过在表面部位竞争必要的营养物,或者产生如象大肠杆菌素、酸类、脂类等抑制物,而抑制多数具有疾病潜能的细菌或真菌生长。 2. 生理上的屏障结构 体内的某些部位具有特殊的结构而形成阻挡微生物和大分子异物进入的局部屏障,对保护该器官,维持局部生理环境恒定有重要作用。 主要由软脑膜、脉络丛、脑毛细血管壁及其外的脑星形细胞组成,具有细胞间连接紧密、胞饮作用弱的特点,可阻挡病原体及其有毒产物从血液透入脑组织或脑脊液,保护中枢神经系统的稳定。 婴幼儿因其血脑屏障还未发育完善,故易患脑膜炎或流行性乙型脑炎等传染病。 1)血脑屏障(barrier structure) 由怀孕母体子宫内膜的基蜕膜和胎儿的绒毛膜滋养层细胞共同组成,当它发育成熟(一般在妊娠3个月)后,能阻挡病原微生物由母体通过胎盘感染胎儿,但并不妨碍母子间的物质交换。 2)血胎屏障(blood-brain barrier) 二、细胞因素 主要是指体内的各种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及其它各种异物的能力。 吞噬细胞分为大、小吞噬细胞两类。具有吞噬入侵的病原微生物等颗粒的能力,并且由于吞噬细胞表面存在补体受体、抗体受体等多种受体,当有相应配体存在并与之结合时,将刺激吞噬细胞活化,大大增强其吞噬杀伤能力。 1. 吞噬细胞(phagocytes)的种类 水解酶、溶菌酶等多种酶类和其它杀菌物质的作用下杀灭病原体 病原体 吞噬细胞 吞噬细胞伸出伪足,吞入病原体形成吞噬体 与溶酶体融合为吞噬溶酶体 2. 吞噬过程 NK细胞属于淋巴细胞,主要分布于外周血和脾脏,具有不须事先致敏,不须其它辅助细胞或分子的参与而直接杀伤靶细胞的功能。 3. 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 NK) 某些肿瘤细胞和微生物感染细胞可以成为NK细胞的靶细胞,而且NK细胞活性较其它杀伤细胞更早出现,因此在抗肿瘤抗感染特别是病毒感染中起重要作用。 NK细胞 释放穿孔素(perforin)和颗粒酶造成靶细胞死亡 释放肿瘤坏死因子(TNF)杀伤靶细胞 三、体液因素 补体系统 干扰素 溶菌酶,等 补体实为一补体系统,是存在于正常人体或高等动物血清中的一组(11种)非特异性血清蛋白(主要成分是β球蛋白),在免疫反应中,由于它具有能扩大和增强抗体的“补助” 功能,故称补体。 1. 补体系统(complement system) 通常以无活性形式存在于正常血清和体液中。当在一定条件下促发补体系统的一系列酶促级联反应,使补体由无活性形式转变为对病原体具有杀灭作用的活性形式称补体激活。 补体不能单独与抗原或者抗体结合, 必须在抗原与抗体结合后,补体才被激活发挥其生物学作用 补体的生物学功能: 溶解和杀伤细胞; 免疫粘附作用; 中和病毒; 过敏毒素(促进炎症)作用; 2. 干扰素(interferon,IFNs) 干扰素是高等动物细胞在病毒或dsRNA等诱生剂的刺激下,所产生的一种具有高活性、广谱抗病毒等功能的特异性糖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很小。 IFN-a IFN-b IFN-g IFN-ω 4类干扰素 干扰素作用于宿主细胞,使之合成抗病毒蛋白、控制病毒蛋白质合成,影响病毒的组装释放,具有广谱抗病毒功能;同时,还有多方面的免疫调节作用。 (病毒或干扰素诱生剂) 3. 溶菌酶(lysozyme) 14.7KD不耐热的碱性蛋白,主要来源于吞噬细胞并可分泌到血清及各种分泌液中,能水解革兰氏阳性菌胞壁肽聚糖而使细胞裂解。 溶菌酶也存在于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