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镇痛陈静.ppt

  1.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针 刺 镇 痛 ◇痛觉 痛觉的定义、特点 疼痛的机制学说 疼痛的传递 ◇针刺镇痛 针刺镇痛的定义、优缺点 针刺镇痛的机理 影响针刺镇痛疗效的因素 针刺镇痛的临床应用 ◇针刺麻醉 痛 觉 国际疼痛学会(In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 IASP)于1986年提出的定义:疼痛是由实际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引起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感经历。 疼痛的特点: ?专一的受纳器、传入神经以及中枢痛觉感受区域 ?个体差异性 同一伤害性刺激,在不同人、不同部位所感受的程度大可不同,所产生的相对反应也不一样。 疼痛的机制学说 ?专一性学说 ?强度学说 ?门控学说 专一性学说 疼痛是由特有的感受器以及感受伤害性机械刺激的Aδ纤维和感受机械性、热性和化学性等刺激的C纤维唤起的一种独立感觉模式(即指有专一的感受器,传入神经和中枢痛觉感受区)。 这是最原始的痛觉理论学说。 强度学说 任何的感觉神经不论是温觉、触觉或压觉,只要是过度刺激而损害到细胞皆会引起疼痛。即任何神经末梢,只要受到过份刺激到一定阈值,便会产生痛信息,传到高级神经解读为“痛”感。 门控学说 1965年由Melzack和Wall两位学者提出: 机体并没有独立的痛纤维来专责痛觉,痛觉调控犹如闸门一样。痛觉的产生视乎阈值低的细纤维的传入信息和阈值高的粗纤维的传入信息彼此间的平衡而定。闸门开启与否取决于粗纤维与细纤维神经的相对活跃程度。 ?细纤维出入倾向开启闸门,痛觉信息继续传递; ?粗纤维传入倾向关闭闸门,切断痛觉信息的传递。 痛觉的传递 针刺镇痛 ?针刺镇痛是针刺穴位解除机体疼痛的方法,为针刺主要效应之一。 ?临床常见的头痛、胁痛、胃痛、腹痛、腰痛、牙痛、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痛经、手术后疼痛等,运用毫针、电针刺激均可以得到消除或缓解。 ?针刺镇痛是经针刺后机体内发生的一个从外周到中枢各级水平,涉及神经、体液许多因素,并包括镇痛与抗痛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的复杂的动态过程。 针刺镇痛机理 针刺镇痛的主要途径是提高痛阈,增加疼痛的耐受力,降低痛觉的敏感性。 一、针刺镇痛的神经通路 二、针刺镇痛的神经化学机制 一、针刺镇痛的神经通路 1、针刺信号外周传入途径:是通过穴位深部的感受器及神经末梢的兴奋传入中枢。 细纤维( Aδ、Aβ): 针刺用较弱的的刺激达到镇痛目的;镇痛范围小。 粗纤维(C类纤维):针刺刺激如果达到兴奋C类纤维的强度,即可能是以一种伤害性刺激的方式来抑制另一种伤害性刺激的传入,来达到镇痛目的;镇痛范围大。 2、针刺信号中枢传入途径 针刺引起的传入冲动进入脊髓背角后,主要交叉到对侧脊髓腹外侧束上行,与痛、温觉的传导途径相似。 更主要的是上行到脑干、丘脑和大脑皮层等部位,通过激活高位中枢发放下行抑制冲动来发挥镇痛效应。 下行调制路径:痛觉调制系统是避免机体过份受疼痛困扰,暂时舒缓疼痛,以便于机体逃离危害。 二、针刺镇痛的神经化学机制 近些年来发现大量的神经活性物质-神经肽,包括P物质、内阿片肽、脑啡肽、内啡肽、强啡肽、八肽胆囊收缩素等对镇痛均有明显作用。 1、阿片肽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 针刺激活脑内的内阿片肽系统,主要通过3个方面发挥镇痛作用: 一是脊髓内的内阿片肽神经元释放相应递质,抑制脊髓伤害性感受神经元的痛反应。 脑内有关核团中的内阿片肽能神经元通过释放递质及换元参与下行抑制系统,起到抑制痛觉传递的作用。 垂体内β-内啡肽释放至血液内也起一定的作用。 2、经典神经递/调质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 影响针刺镇痛疗效的因素 ?角度 针刺角度不同, 其镇痛适应证明显不同。 以翳风为例: 浅刺法: 直刺主要治疗乳突疼痛、面瘫; 斜刺主要治疗下颌病变、牙痛, 进针后向下颌骨方向斜刺。 深刺法: 向对侧乳突方向直刺, 主要治疗偏头痛、眩晕等;针尖微微向上沿耳道方向刺入, 主要治疗内耳疼痛;针尖微微向下即指向咽部, 主要治疗舌咽神经痛、失语、吞咽障碍。 ?针刺时程 有实验发现,针刺15min后大鼠端脑cGMP 含量降低, 30min后端脑cGMP 含量显著降低而脑干其含量升高且痛阈明显提高, 45min后脑干cGMP含量升高。初步证实针刺镇痛以约30min 为宜。 ?针刺次数 实验发现单次针刺炎症痛小鼠双侧足三里和昆仑穴后,其镇痛作用在20~30min内达到高峰, 45min 后基本消失;而2周内给予隔日多次针刺治疗, 其作用持续时间明显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eoe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