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病理课件发热.pptVIP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概 述 一、正常体温的相关概念 发热的概念 过 热 癫痫大发作,甲亢 某些全麻药 第二节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发热激活物 来自体外的发热激活物 内毒素、外毒素的比较 真 菌 螺旋体 二.内生致热原(EP) 三、发热时的体温调节机制 三、发热时的体温调节机制 发热中枢调节介质 正调节介质 前列腺素E (PGE) PGE注入动物脑室引起发热,潜伏期比EP短 EP诱导发热期间,动物CSF中PGE水平升高 PGE合成抑制剂解热的同时也降低了CSF中PGE水平 Na+/Ca2+比值 脑室内灌注Na+升高体温, Ca2+降低体温 EP先引起体温中枢内Na+/Ca2+比值升高,促使体温调 定点上移 环磷酸腺苷 (cAMP)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素(CRH) 一氧化氮(NO) 三、发热时的体温调节机制 三、发热时的体温调节机制 发热的时相 热型 热型即不同形态的体温曲线。 1.稽留热 体温在39~400C以上水平持续数日或数周,24h波动范围不超过10C。见于伤寒、大叶性肺炎。 热型 2.弛张热 体温在390C以上,波动幅度大,24h体温差可达20C以上,但都高于正常水平。见于败血症、严重化脓性感染。 热型 3.间歇热 高热期与无热期(间歇期)交替出现,无热期可持续数日,如此反复。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热型 4.回归热 体温急骤上升达390C以上,持续数日后又骤降至正常水平,数日后又出现高热,如此现律地交替出现。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等。 热型 5.波状热 体温逐渐升高达390C以上,持续数日后又逐渐降至正常水平,数日后又逐渐上升,如此反复多次。见于布氏杆菌病。 热型 6.不规则热 发热无一定规律。见于结核病、风湿热等。 第三节 代谢与功能的改变 二、生理功能的改变 (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改变 神经系统兴奋性升高,高热出现烦躁,谵忘,幻觉 小儿高热引起热惊厥 体温上升1℃,心率增加18次/min 心率增加超过150次/min,心输出量反而下降 心率过快,收缩力加强,增加心脏负担 寒战期血管收缩,血压升高;高温持续期和退热期,血管扩张,血压下降。 (三)呼吸功能改变 血温升高,刺激呼吸中枢并提高呼吸中枢对CO2敏感性 代谢加强,促使呼吸加快加强 (四)消化功能改变 消化液分泌减少,各种消化酶活性降低 三、防御功能的改变 一定高温能灭活对热比较敏感的微生物 发热时,免疫细胞功能加强 发热也可以增强NK细胞的活性 三、防御功能的改变 抑制或者杀灭肿瘤细胞 红外线直接辐射 全身热水浴 体外热循环 测试题 一、概念、名词解释 1、发热 2、过热 3、发热激活物 4、内生致热原 二、问答题 1、内生致热原的种类、来源,化学性质及其作用的特点是什么? 2、发热的体温调节机制(发热的机制)是什么? 3、发热过程分几个时期,各期的热代谢特点及主要临床表现是什么? 产EP的细胞在EP诱导物的作用下,产生和释放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 发热激活物 IL-1 TNF INF IL-6 EPs 单核巨噬细胞 其它细胞 肿瘤细胞 脂肪细胞??? 脂肪细胞能分泌包括IL-1, TNF-α在内的众多cytokine 肥胖患者体温较正常人高 正调节中枢 负调节中枢 视前区-下丘脑前部 (POAH) 冷敏神经元 兴奋产热 热敏神经元 兴奋散热 中杏仁核,腹中膈,弓状核 体温调节中枢 致热信号传入中枢的途径 通过下丘脑终板血管器 (via organum vasculosum laminae terminalis, OVLT) 通过刺激迷走神经 (via stimulation of vagus nerve) 经血脑屏障直接进入 (direct entry through blood-brain barrier) 无论EP能否通过血脑屏障到达下丘脑,它们引起发热都有一个潜伏期,提示EP需要通过一定作用方式才能引起发热。 EP 调定点上移 三、发热时的体温调节机制 负调

文档评论(0)

ma98289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