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T生物脱氮除磷处理.ppt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UCT生物脱氮除磷处理 一、实验目的 1、熟悉UCT系统的基本流程; 2、加深对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原理的理解; 3、了解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运行控制要点; 4、掌握利用UCT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实验方法。 二、实验原理 1、生物除磷 的原理 2、生物脱氮的原理 3、UCT工艺 生物除磷 的原理 生物脱氮的原理 UCT系统工艺流程图 三、实验装置 1、UCT系统一套: 由进水泵、污泥回流泵、混合液回流泵、 厌氧反应器、缺氧反应器、好氧反应器、搅拌 器、曝气盘、空气压缩机等组成。 2、必要的水质分析仪器和玻璃仪器。 四、实验步骤 1、启动和试运行 本系统是在传统活性污泥运行方式基础 上改良而来,因此本系统在正式运行之前也 要进行试运行以确定最佳的运行条件。在本 系统运行中,作为变数考虑的因素同样是混 合液污泥浓度(MLSS)、空气量、污水的注入 方式等。 2、正式运行 试运行确定最佳条件后,即可转入正式运行。 为了经常保持良好的处理效果,需要对处理情况定 期进行检测。通常需测定以下参数: 进水流量,Qi (l/h) 二沉池污泥回流流量,Qr(l/h) 好氧池向缺氧池回流的混合液流量,Qm1(l/h) 缺氧池向厌氧池回流的混合液流量,Qm2(l/h) 好氧池内溶解氧浓度,DO(mg/L) 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内pH值 进、出水BOD浓度,BOD(mg/L) 进、出水COD浓度,CODtot(mg/L) 进、出水总氮浓度,Ntotal(mg/L) 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中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g/L) 进、出水总磷浓度,Ptotal(mg/L) 五、结果与讨论 1、将监测数据记录在表中 2、计算以下参数: (1)污水在各池中的水力停留时间,HRT (2)二沉池的污泥回流比,R 六、思考题 1、试分析水力停留时间对总氮、总磷去除效率的影响。 2、根据你的操作经验,简单介绍一下UCT系统运行的控制要点。 Sino-Dutch Demonstration Researcher and Training Centre for Water Treatment 在厌氧/缺氧条件下聚磷菌的生长受到抑制; 释放出其细胞中的聚磷酸盐,并利用此过程中产生的能量摄取污水中的低分子量的脂肪酸(LMFA)以合成聚-?-羟基丁酸盐(PHB)颗粒贮存在其体内。 进入好氧环境后,聚磷菌恢复活力。它们将PHB降解为LMFA和能量。它们从污水中大量摄取溶解态正磷酸盐用于合成ATP,并在其细胞内以多聚磷酸盐的形式贮存能量。这种对磷的积累作用大大超过微生物正常生长所需的磷量。 释放磷 吸收磷 在将有机氮转化为氨氮的基础上,通过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的作用,将氨氮通过硝化转化为亚硝酸氮、硝酸氮 反硝化作用将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转化为氮气 有氧存在的条件下 厌氧 条件下 厌氧池 厌氧发酵菌将污水中的可生物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VFA这类分子量较低的发酵中间产物。聚磷菌利用其合成自身的细胞质,大量繁殖 。 缺氧池 聚磷菌将其体内贮存的聚磷酸盐分解,释放其生存所需能量 缺氧池。在此聚磷菌将其体内贮存的聚磷酸盐分解,释放其生存所需能量 缺氧池。在此聚磷菌将其体内贮存的聚磷酸盐分解,释放其生存所需能量 缺氧池 反硝化细菌利用好氧区中回流液中的硝酸盐以及污水中的有机基质进行反硝化,达到同时除磷脱氮的效果 。 好氧池 聚磷菌在利用污水中残留的有机基质的同时,主要通过分解其体内贮存的PHB所放出的能量维持其生长,同时过量摄取环境中的溶解态磷。硝化菌将污水中的氨氮转化成为硝酸盐。 Sino-Dutch Demonstration Researcher and Training Centre for Water Treatment

文档评论(0)

GG-水处理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资深水处理工程师,环保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