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Ⅰ).doc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学2012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教学案 No. 班级: 姓名: 日期: PAGE 52 - 阜中左校区2012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教学案 编制:薛学忠 审校:王树东 田玉凤 No. 001 班级:_____姓名:____________ 组别:_______组号:______ 等级:_______ 日期:________ TC §1.1集合的概念 函数及其表示方法 一、考纲要求 1.理解函数的概念,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 2.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图象法、列表法、解析法),会选择恰当的方法表示简单情境中的函数。 3.了解映射的概念。 二、知识要点 1. 函数的定义:一般地,设A、B是两个____________。如果按某种对应法则,对于集合A中__________元素,在集合B中都有_________的元素和它对应,这样的对应叫做从A到B的一个函数,通常记为________,其中__________叫做函数的定义域。 2. 函数的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函数的表示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映射的定义:设A、B是两个__________的集合,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对于集合A中的_______元素,在集合B中都有_______的元素与之对应,这样的单值对应叫做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 三、基础自测 1.已知,则= . 2.下列图象表示函数关系的有 . ① ② ③ ④ 3. 给定以下4个从集合A到集合B的对应,①,②,③,其中是映射的有_________个。 4. 设函数,则=_____________. 5.已知函数由右表给出,则= ,满足的的值是 . 四、典型例题 例1.已知集合,,且,,是A到B的一个函数,求的值. 例2.试判断下列各组函数是否表示同一函数? (1) (2) (3) (4) 例3. 设, 求的值 例4.设函数定义如右表,数列满足,且对于任意的正整数,均有,求x2012的值. 五、归纳小结 六、达标演练 1.函数,则的值为 . 2.已知下列四组函数: ①;②; ③; ④. 其中表示相同函数的序号是 . 3.已知定义在上函数满足:且,则= . 4.已知函数分别由下表给出. 则的值为 ;满足的的值是 . 5.已知函数,求的表达式. 6.已知函数,⑴画出函数的图象;⑵求的值. TC §1.1集合的概念 函数的解析式及定义域 一、考纲要求 1.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会选择恰当的方法表示简单情境中的函数。 2.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能写出简单情境中的分段函数。 二、知识要点 1.确定函数定义域的依据 ①分式的分母_________________. ②偶次根式被开方式______________. ③对数式的真数__________,底数____________. ④指数为0时,底数_________. ⑤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a,b],其复合函数的定义域由_________________解出。 eq \o\ac(○,6)实际应用问题的定义域,就是要使得 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集合. 2.求函数解析式的常用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基础自测 1. 函数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函数的定义域为[0,1],则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_______ 3. 若,则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 4. 已知函数,则=_____________. 四、典型例题 例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y=; (2)y=. 例2. (1)求函数的定义域. (2)已知函数的定义域是[-1,1],求的定义域 例3.(1)已知,求; (2)已知,求; (3)已知是一次函数,且满足,求; 变式训练: ①已知,求的解析式. ②已知,求的解析式. ③已知函数满足,求函数的解析式. 例4. 等腰梯形ABCD的两底分别为AD=2a,BC=a,∠BAD=45°,作直线MN⊥AD交AD于M,交折线ABCD于N,记AM=x,试将梯形ABCD位于直线MN左侧的面积y表示为x的函数,

文档评论(0)

170****02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