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血吸虫病-公开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急性血吸虫病 20世纪50年代以前,我国由于血吸虫病流行十分严重,造成疫区居民成批死亡,无数病人的身体受到摧残,致使田园荒芜、满目凄凉,出现许多“无人村”、“寡妇村”、“罗汉村”(腹水肚大如鼓)和“棺材田”等悲惨景象。 湖北省阳新县40年代有8万多人死于血吸虫病,毁 灭村庄7000多个,荒芜耕地约1.5万公顷(23万余亩); 1950年,江苏省高邮县新民乡的农民在有螺洲滩下水劳动,其中4019人患了急性血吸虫病,死亡1335人,死绝45户,遗下孤儿91个,呈现出“万户萧疏鬼唱歌”的悲惨景象。 病例 患者张某,男,55岁,农民,因头痛、发热、腹泻、咳嗽到医院就诊,体格检查:体温39℃,肝脏剑下2cm,肋下2cm,质地软。B超检查:肝、脾肿大,右肝见钙化灶。实验室检查:白细胞24X109/l,嗜酸性粒细胞63.1%。 血吸虫的定义 凡寄生在脊椎动物血管内的吸虫称为血吸虫。一般吸虫为雌、雄同体。 寄生在变温脊椎动物的血吸虫也是雌、雄同体。 寄生在恒温脊椎动物,如哺乳类、鸟类的血吸虫是雌、雄异体,分类上突出其特征,称之为裂体吸虫。在人们习惯上所谓血吸虫即指这一类的裂体吸虫。 。 流行病学 传染源:病人与保虫宿主(牛、猪和鼠类) 传播途径三环节 - 粪便入水 - 钉螺孳生 - 接触疫水 人对血吸虫普遍易感 感染率随年龄增高而升高(青壮年多见) 感染季节在夏秋季 感染后有部分免疫力 电镜观察成熟虫卵 卵壳表面呈网状,可见囊样微孔,贯通内外,毛蚴分泌的可溶性虫卵抗原(SEA)可经微孔释出卵外。 发病机制 以虫卵肉芽肿为病变特点的免疫性疾病 急性血吸虫病是体液与细胞免疫反应的混合表现 慢性与晚期血吸虫病为迟发型变态反应 TNF和IL-1等细胞因子参与了发热反应、肉芽肿形成及肝纤维化发展等 3.毛蚴 向光性,直线运动 4 胞蚴 示尾蚴 尾蚴钻入皮肤,脱掉尾部变成童虫。童虫进入静脉血管,在血管内移行,经过心脏、肺部,最后到达肝门静脉系统内寄生,童虫第22天后发育为成虫。成虫吞噬红血球和血液中的营养物质。与雄虫合胞的雌虫第24天开始产卵。,每条雌虫每天产卵1000~3000。自感染尾蚴至粪检虫卵阳性需时约1月以上。日本血吸虫成虫平均寿命约4-5年,最长可达40年之久。 发热 发热为急性血吸虫病的主要症状,发热的高低、持续时间与感染度和机体免疫状态有关,热型可分为3种: ①低热型,约占1/4,体温很少超过38℃,全身症状轻微,常可自行退热。慢性血吸虫病重复感染时常出现此型; ②弛张型和间歇型,占大多数,尤以间歇型为多见,典型者午后体温上升,临晚高热达40℃,午夜后体温降至正常或38℃以内,常伴畏寒、多汗、头昏、头痛,少见有寒颤,热退后自我感觉良好; ③稽留热型,约占5%,体温持续在40℃上下,波动幅度较小,可伴有神志迟钝、昏睡、谵妄、相对缓脉等毒血症状。 实验室检查 大多数病例血象见白细胞总数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加,白细胞一般在(10~30)×109/L,亦有超过50×109/L者。嗜酸性粒细胞一般在15%~50%间,偶可达90%。在严重病例,偶见白细胞减少。常有不同程度贫血和红细胞沉降率加速,部分病人尿检可见少量蛋白质。血清白蛋白轻度降低,丙种球蛋白增高,谷丙转氨酶正常或轻度增高,絮状试验轻度异常。血清IgM、IgG与IgE升高,淋巴细胞转化率降低,循环免疫复合物多呈阳性。血清循环抗原阳性率达90%~100%,环卵沉淀试验(COPT)在感染后1个月以上阳性率几乎为100%,间接血凝试验(IHA)与酶联免疫试验(ELISA)检测抗体阳性率亦接近100%。部分病人血清异嗜凝集反应和肥达反应可呈阳性。 . 肺部X光线检查 视急性期不同阶段而异,可有絮状、绒毛斑点阴影,粟粒状阴影较少见,肺门边缘模糊,肺纹理增多、粗糙紊乱,伸至肺外侧。这种病变持续3~6个月多消失,杀虫治疗可加快消失。 . 乙状结肠镜或直肠镜检查: 可见病人肠粘膜充血、水肿、黄色小颗粒或浅溃疡。 . B超检查:可见肝脾肿大,偶有门静脉内径与脾静脉增宽,肝回声增强,增粗。 鉴别诊断 急性血吸虫病须与疟疾、伤寒、败血症、肝脓肿、结核病、钩端螺旋体病等鉴别。 急性血吸虫病:病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肝肿大明显、肝区疼痛者较少、畏寒而少有寒战。 疟疾:病人大多有寒战、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嗜酸性粒细胞不增高。 伤寒:患者心率慢、病容较重,白细胞计数及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降低。 肝脓肿:病人常有肝区疼痛,压痛显著且局限,B超检查肝区回声较低。 败血症:以中性粒细胞增高及全身关节酸痛为特征,常伴有其它感染。 钩端螺旋体病:有全身肌肉痛,尤以腰、颈及腓长肌痛为明显,以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嗜酸性粒细胞不增多。 结核性腹膜炎:患者肺部X线检查常可见结核病灶

文档评论(0)

小红帽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