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辈英雄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doc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PAGE 1 第25讲 福柯:权力与主体 “有个旅行者,他周游列国,足迹遍天下。有人问他:什么是人类的通病?他答曰:好安逸、怕远游。” 此话出自尼采《不合时宜的思考》。此前两年,尼采发表《悲剧的诞生》(1872)。但此书颇受冷遇,令他郁闷伤心:人到中年的他,将向何处去?又该怎样做人?常人在此关头,一般会表现出“听天由命式的谦逊”。尼采自问:倘若人人迎合舆论,谁才能有真正自己的存在? 尼采《不合时宜的思考》英译本 《福柯的生死爱欲》中译本 迷茫中,尼采向叔本华求教,发现“自由人的使命,就是一心成为他自己,而不顾及别人说什么。” 一旦认准此理,尼采便激励自己道:“在你必须跨越的生命之河上,其实没人帮你,只有靠自己。人人在这世上都有一条自己的路。它通向何方?不要问,走就是。” 1 像是呼应尼采的上述名言,二战后的法国思想家,从萨特到列维-斯特劳斯、从拉康到德里达、从巴特到克利斯蒂娃、从阿尔都塞到布迪厄,几乎个个热衷于成为他(她)自己,而不顾及别人的说法。非但如此,他们标新立异之余,还有意弘杨一种探险勇气、一股子拓荒精神。 然而据美国专家米勒评价,“真正的尼采式英雄,非福柯莫属”。这是因为:此人酷爱历险、勇于跨越生命之河。更因为“他在一种冒险旅行中制定思想,既用写作方法,也用他的生活本身。”(米勒03,14) 说起尼采式英雄,国人或许有些气馁。其实读上一段徐霞客,便知华夏雄风,猎猎久矣。明崇祯五年,霞客阅历半壁江山后,有人问他:先生之游倦乎?答“未也,吾于皇舆所及,且未悉其涯。自此当一问阆风、昆仑诸遐方!” 《徐霞客游记》 李白独坐敬亭山 同年秋,徐霞客与老友黄道周相会于江南。把酒当风,共吟一诗。道周引李白名句曰: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霞客自许道:不与风同驰,遥令雨自苏。2 2 诗名《赋得孤云独往返》,见周宁霞《徐霞客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35页。 众鸟高飞尽 1969年,福柯推出《知识考古学》,但此书不成功。闷闷不乐的他,由此进入转型期。自1970年到1984年,他相继发表《规训与惩罚》、《性史》、《何谓启蒙》等著作。围绕其方法变革,欧美学界也展开一轮热烈讨论。 然而福柯后期思想,犹如神龙穿云,首尾莫辨。是何缘故?一来他所顾之处,大多人迹罕至;二来他喜欢藏匿行踪、故作神秘。这就使得欧美各路专家,相继迷途知返、纷纷自叹不及。 理解门径,来自寥寥几位与他私下亲近之人:其中首推法国哲学家德勒兹,他著有文集《米歇尔·福柯》。其次,福柯自1975年起,定期到美国伯克利加大讲学,由此结识两位教授,德雷菲斯与拉宾诺。1982年,二人联名发表《福柯:超越结构主义与阐释学》。此书因得福柯暗中帮助,堪称一部福氏方法论研究的成功之作。下面,我拟结合法、美两方意见,讲解后期福柯。 超越现代知识 德拉二教授认为:福柯一手发展人文方法,一手刷新批判意识,为人文学术提供了灵活实用的更新工具。他的成功,主要归结于一种不落俗套的连续超越。其超越对象,居然是欧洲现象学、结构主义这两大变革潮流。(德雷菲斯83,序17) 前一讲,我们说及福柯针对现代知识场(Episteme Moderne)的批判。简单说,现代思想虽有深度,却造成主客对立、尾大不掉。 《剑桥福柯伴侣》 《福柯:超越结构主义与阐释学》 于是便有康德反思:人岂可既是知识主体,又是认知对象?从此,西方人备受两重性折磨:[1] 经验/超验分裂,[2] 我思/无意识交战,[3] 人从何处来、向何处去?德拉二人说:若要理解福柯,须重视这一变局:即康德身后,西方人文方法严重分裂。分裂又导致现象学与结构主义分道扬镳:它们都继承康德、都试图超越困境,但各自选择的出路,偏偏难以融通。 康德身后的分裂 以康德所见,现代人知书达理,格物致知,不愧为万物灵长、世界主体。可他的血肉之躯,仍属自然造化。这个自然人,活得不自然,因为它在历史文化诸方面,不得不受制于社会传统。然而作为一种“言说动物”,这个人偏又能对他参与的各种活动,主动积极地赋予意义。 康德的痛苦反思,凸现一种启蒙之后西洋哲学的真理相对论。说白了,这也是他们科学昌明、思想深刻之后,反而焦虑不安、满腹狐疑,从中萌发出一种大难临头的警觉意识。如此忐忑心理,套用我们老子《道德经》,便是隐隐然中,生出一种“智慧出,有大伪”的预感。 康德之虑,先后引发海德格尔的存在论、伽达默的阐释学: 二者均渴望打破胡塞尔设定的意向观念,以及那个“我思”主体。于是师生二人,一个修改现象学真理观,一

文档评论(0)

yuxiu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