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下美丽中国的构建.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下美丽中国的构建 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大精深,在探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同时,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形成了内涵丰富的生态思想。   美丽中国是人与自然和谐基础上的人、社会和环境三方面的美丽综合体,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并勾画出了美丽中国的建设蓝图。因此,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对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基本内涵   1. 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同生共荣   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人不是站在自然界之外的存在物,相反,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马克思把人称之为现实的、有形体的站在稳固的地球上呼吸着一切自然力的人,并认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因而,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亲密的伙伴关系,而不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二者是一个互相依存、同生共荣的有机整体。   2. 自然界制约人,人又反作用于自然界   一方面,人的活动受到自然条件和自然规律的制约。人靠自然界生活。大自然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物质资料和空间环境,是人类及其社会存在的现实物质基础。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另一方面,人又可以能动地改造自然界。动物只能消极地适应自然界,而人则可以积极地、能动地改变着自然界的面貌。人类通过劳动改变着自然界的面貌,但是这种对自然界的开发和利用必须是有限度的、合规律的,否则,将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   3. 共产主义制度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根本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无限度地追逐利润,导致自然资源严重浪费、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从而加剧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尖锐对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着生产的无限扩张性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最终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成为生态危机的根源。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只有消灭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共产主义制度。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主义、人道主义、共产主义相统一的论述阐明了其生态思想的核心。因此,共产主义制度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根本。   二、美丽中国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的产物   1. 美丽中国和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具有内在一致性   从党的十八大报告可以看出,美丽中国的基本含义就是努力建设生态文明基础上的自然、人和社会三个层面的和谐美好的中国。具体包括三方面的含义:(1)自然之美。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没有优美的环境就不会有美好的生活,人类追求优美环境实质上就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过程。(2)人之美。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千百万勤劳智慧的美丽人民。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为贵的思想已经深深的渗透在中华儿女的血液中,这使得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3)社会之美。没有和谐的社会环境,优美的自然环境也是无法实现的,建设美丽中国更是无从谈起,因此美丽中国还包含着和谐社会之美。由此可见,美丽中国的内涵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具有内在一致性,本质上都在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环境污染、生态恶化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在追求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切实地感觉到没有清新的空气可以呼吸了、没有洁净的水可以喝了、没有安全的食品可以吃了面对如此严峻的情况,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树立与自然和平共处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建设一个山清水秀、天清气朗的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指导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1. 大力培养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意识   建设美丽中国,就必须把道德范畴扩展到大自然中去,树立起人类对自然界的道德感。具体的说,就是要求人们做到: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和谐的理念;珍惜自然资源,科学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要以自然资源的合理承载能力为前提;维护生态平衡,珍惜、善待生命,特别是濒危动植物的生命。   2. 建立完善的生态教育机制,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建立完善的生态教育机制,广泛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普知识,将生态文明理念渗透到每一个人的头脑中,切实增强每一个人建设美丽中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倡导人们形成以绿色消费为主要内容的科学的生活方式。   3. 日益加强生态法的强制约束力   加大环保执法力度、提高对执法人员的监督水平,加强法律的强制约束力。第一,国家应进一步确立环保部门的执法地位,维护环保部门的执法权威。第二,国家应加大对环保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