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临沂师范学院2008届本科毕业论文
PAGE
PAGE 11
本科毕业论文
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认同感缺失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摘 要
在我国,无论在社会研究中还是在日常生活的环境中,只要是谈到“农民工”时,联想到的并不仅仅是简单的一种职业,它同时也是一种社会身份,一种与城市市民生活天壤之别的生存状态,一种特殊弱势群体的社会组织方式。确切地说,农民工是被城市和农村边缘化的一种尴尬的群体,他们不仅在社会保障中存在缺失,而且在对城市生活等各种方式的观念上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认同感的缺失,虽然这种尴尬的从属现象只是城市化进程中的过渡时期特有的,但是这个过渡时期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和新农村的建设。因此同是我们的人民,他们的生活、就业需要保障,他们的切身利益需要维护,他们在精神层面上的认同更需要得到尊重和支持。
关键词:城市化;农民工;认同感;社会排斥
中国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与工业化目标的实现,其直接结果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在城市化过程中,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这也就影响了作为我国根基的农业的各种问题即“三农”问题。“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城乡经济不同步发展造成的机构性偏差问题,现已成为当今中国改革与发展中的最大难题。农民工问题是伴随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而产生的,“农民工现象是城乡二元结构与现代化叠加的产物”。[1]从城市化的定义来看,“所谓城市化通常是指伴随人口集中,农村地区不断转化为城市地区的过程(郑杭生,298),而城市化的过程是指在一个国家或社会中,城市人口增加、城市规模扩大、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以及农村中城市特质增加的过程。”(郑杭生,339)[2]。农民工这个特殊的称谓是对我国农村流向城市的体力工人的定义,200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新词语词典》中对“农民工”一词做出了解释:农民工,脱离了农业生产劳动后,来到城市从事建筑、运输等各类生产活动的临时工、合同工。从社会学上来说,农民工是指具有农村户口,有承包地,但不从事农业生产,主要在非农产业就业,依靠工资收入维持生活的人员。他们在农村拥有土地,但是又离开了农村和土地,在城市务工,可是又没有城市户口的群体,或者说是农村进入城镇从事非农产业,但户籍身份依然是农民的劳动者。我国众多社会学家对农民工的定义比较一致,这主要是基于农民工特殊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决定的。这种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户籍身份,即农民工虽然进城务工,但其身份归属依然是农民,大部分城市市民仍然将农民工视为农民对待;二是职业身份,农民工主要从事的是一些非正式的职业或边缘职业,如建筑业、采矿业、服务业以及个体经营等自谋职业,从事的是城市市民不愿从事的或者没人从事的事业;三是社会身份,农民工虽然在城市中就业,但是却没有像真正的城市市民所具备各种风险的保障,像失业保险、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险等保障,当他们遇到风险和困难时所能做的就是依靠自己个人的力量。从以上三个方面来看,农民工是一个游离于城市居民之外的边缘群体,边缘人的特点非常显著,所以相对于城市居民来说是在我国处于弱势地位。农民工的称谓是带又歧视性质和自相矛盾的。它形象地将离开农村而又没能彻底融入城市的农民分两部分来定位:农民工的社会身份是农民,其职业身份是工人。或者这样说,农民工是尚未被承认的产业工人。从宏观上说,农民工在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中参与城市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也从中获得自己生活的保障,在这方面双方是互益的,笔者认为农民工与城市存在着“吸收-消化-吸收”的关系。农村向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城市将农民工吸收进来并且将部分消化为城市居民,而剩下的未能进入到城市居民行列的农民工则把从城市中学来的技术和城市社会生活方式吸收并带到农村中以发展农村经济,也就是反哺的过程。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农民工与城市及城市市民也存在着“冲突”,如:农民工融入城市困难问题,农民工的社会地位问题,农民工受歧视问题,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等等。其中,农民工融入城市问题是解决当前农民向市民转变的关键。很多学者都在关注农民工的“民生”即社会保障,生活保障等物质制度性方面的保护不足却很少有人关注农民工在精神层面上的对城市的认同的缺失。笔者认为,农民工要在社会生活中融入到城市里,在就业、生活方式等要得到与城市居民一样的待遇,首先要在认同感方面得到支持和满足。但就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农民工认同感的缺失还是很严重的。下面本文将从社会学、心理学角度去分析农民工认同感缺失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研究基础
本文旨在研究和分析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的认同感缺失问题及解决对策,要将本文进行下去就必须先了解本文研究的基础即:何为认同感?认同感包含哪几个方面?其理论支持背景是什么?
(一)认同感的定义
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