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先天性肌性斜颈的康复概述.ppt
2.分型 根据病理、超声和临床,对该病作临床病理分型。 (1)肿瘤型:胸锁乳突肌出现肿块,累及该肌的部分或全部,超声下出现多种回声,镜下出现多种细胞成分,这些细胞处在不同分化成熟中。 (2)肌肉型:肿块消失,病变侧胸锁乳突肌的超声回声与对侧相似,头颈活动正常,没有斜颈症状。 (3)纤维型:肿块消失后,病变胸锁乳突肌变硬,超声出现强回声,头颈活动受限,不对称,斜颈明显。 (4)混合型:肿块消失后,胸锁乳突肌不同程度挛缩,超声出现部分强回声,临床出现不同程度的斜颈症状。 (二)病理及分型 二、临床特点 (一)临床表现 通常在新生儿出生后一周,家长发现小孩头颈倾斜,在患侧胸锁乳突肌可摸到椭圆形或圆形肿块,质地硬,可随胸锁乳突肌被动移动而左右移动。颈活动受限,下颌不能向肿块同侧肩部旋转。牵拉颈部偏向患侧,下颌转向健侧肩部。小部分患儿经相当长的时期后肿块也未完全消失;也有更少数患儿婴儿期未出现颈部肿块,以后直接发生胸锁乳突肌挛缩,此时颈部偏斜更明显,颈部活动尤其下颌转向患侧的旋转活动受限更明显,头颅前移,脸面部后仰。 该病如不及时治疗,可出现各种继发畸形,患儿面部健侧饱满,患侧变小;双眼、双耳不在一个水平线;晚期患侧颈部伸肌膜增厚和挛缩,前中斜角肌挛缩继而颈动脉鞘及鞘内血管变短,颈椎、上胸椎侧突等。 (一)临床表现 (二)诊 断 1. 诊断 (1)出生后发现头颈倾斜。 (2)患侧胸锁乳突肌较对侧变短呈条索状或触及结节。 (3)患儿头向健侧旋转受限。 (4)排除其他疾病。 2. 鉴别诊断 (1)婴幼儿胸锁乳突肌假性肿瘤 胸锁乳突肌可触及肿块,检查颈部活动受限,临床上较容易诊断。B超示肿块在胸锁乳突肌内,回声异常。 (2)姿势性斜颈 有斜颈症状,但胸锁乳突肌无肿块和增厚。B超示胸锁乳突肌未见异常。 (3)颈椎先天性骨性斜颈 颈椎异常如寰枢椎半脱位、单侧寰椎缺如、家族性颈椎发育不良及原发性骨肿瘤等,X线检查可确诊,无胸锁乳突肌挛缩。 (二)诊 断 (4)颈部炎症 如咽喉部炎症、扁桃体炎、颈淋巴结的化脓性或结核性感染时,由于炎症刺激,局部软组织充血、水肿,颈椎韧带更加松弛,导致寰枢椎旋转移位而发生斜颈。 (5)视力性斜颈 如屈光不正和眼神经麻痹眼脸下垂,视物时出现斜颈姿势,但无胸锁乳突肌挛缩,也无颈部活动受限,作视力检查及视神经检查可以确定诊断。 (二)诊 断 三、康复评定 头颈的倾斜程度;胸锁乳突肌的紧张状态、长度、质地;是否有结节及节结的性质;颈椎的活动度; (一)形态评定 颈椎椎体发育情况,颈椎、胸椎侧凸。 (二)超声评定 (三)X线评定 胸锁乳突肌的回声性质;胸锁乳突肌内是否有结节及结节性质。 三、康复评定 四、康复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适用于1岁以内的婴儿,采用手法治疗、姿势矫正、固定及理疗。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本病的治疗原则。 早期的诊断和干预及家长对家庭训练计划的依从性 是获得成功的关键 1. 手法治疗及牵拉 (1)患儿取坐位或仰卧位,医生于患侧胸锁乳突肌以拇指指腹推揉3~5分钟。 (2)以拇指、食指指腹拿捏患侧胸锁乳突肌结节处3~5分钟。 (3) 手法用力轻柔,力度由小到大。 (一)非手术治疗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4) 治疗者一手固定患侧肩部,一手将患儿头在颈椎保持没有旋转的前提下,适度推向健侧,使颈部在向健侧屈曲位维持数秒,反复10~30次,1~3次/日。 (一)非手术治疗 操作注意事项: (1)手法要轻柔,不可使用暴力。 (2)矫正要适度,避免孩子哭闹(如孩子哭闹,肌肉会紧张,牵拉和伸展练习将会受影响)。 (3)牵拉要达到效果。 (一)非手术治疗 (4)如果牵拉颈部胸锁乳突肌时感到肌肉紧张,注意避免过度牵拉 (5)牵拉伸展肌肉应当逐渐进行,需要时间。 (6)教会家长牵拉要领,配合治疗效果更好。 (一)非手术治疗 2.姿势矫正 (1)睡眠时采用沙袋保持头部于矫正位。 (一)非手术治疗 (2)抱姿矫正 靠墙屈曲坐着,使患儿平卧膝上(也可放在床上),用一手拇指轻轻按摩患部数秒钟后再一手扶患肩,另一手牵拉患儿头部,达到牵引挛缩的胸锁乳突肌的目的。每次牵拉持续1分鈡左右,反复数遍,每天5次左右。 (一)非手术治疗 立位抱姿:患儿家长抱孩子时,尽量使用有助伸展颈部紧张肌肉的姿势,鼓励孩子主动的把头部转向较少活动的一侧。如左侧斜颈:在直立抱起孩子时,将孩子的头部转向左侧(患侧),另一侧靠在家长的肩膀上。 (一)非手术治疗 侧卧抱姿(左侧斜颈):患儿背靠向你,患侧向下,左耳靠向你的左前臂;右手放在患儿两腿之间,抱着孩子。轻柔地用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