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论第一讲绪论.pptVIP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讲 绪论 中国文学观念的历史变迁 中国文学理论的分期 五期: 一、先秦两汉 二、魏晋唐中叶 三、晚唐明中叶 四、晚明至戊戍变法前 五、戊戍变法以来至今 研究对象 已经具有理论形态的中国古代文论著作。 中国古代文学,分诗、文、小说、戏剧文学四大类,所谓中国文论,就以这些对象而展开的理论。这些理论,以多种多样的形态存在,大要不外乎经、史、子、集。 今人作过整理,较全面的读本是郭绍虞、王文生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全四册。 学习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目的意义 培养和提高阅读、理解和分析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和文学作品的能力。 更好的理解中国的文化传统。 有助于中国文学理论体系的建设。 三、学习方法 过“三关”:本义、引申义和现代转化义。 “根柢无易其固,截断必出于己。” (王元化) 第一章 中国“文学”观念的历史变迁 一、“文学”的本义:以文为学 二、先秦两汉:文学即文章 三、魏晋六朝:文学即文、笔 四、唐宋以来:文学即诗、文 五、近现代:文学即诗、文、小说、戏曲 一、“文学”的本义:以文为学 “文”的含义极其广泛,包括“天文”“地理”“人文”。以“人文”论,可以指称“文字”、“文物”、“文饰”、“文章”、“文学”等等。 《论语·先进》:“文学:子游子夏”。 皇侃《论语义疏》引范宁:“文学,谓善先王典文。” 《荀子·大略》:“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 二、先秦两汉:文学即文章 “文学”观念发展到两汉,分为两途,其一是指文学,广义指一切学术文化,狭义则指儒术、经学。其一是指文章。 《史记·自序》:“汉兴,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为章程,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文学泛指一切学术文化典章制度。 《史记·孝武本纪》:“上乡儒术,招贤良,赵绾、王臧等以文学为公卿。”“上征文学之士公孙弘等。”——文学即经学、儒术。 《汉书·公孙弘卜式倪宽传赞》:“文章则司马迁、相如。”“刘向、王褒以文章显。”——文章是指史传、辞赋、奏议等。 实即韵文和散文两大类。 三、魏晋六朝:文学即文、笔 1、前期以形式:有韵为文,无韵为笔 《南史·颜延之传》:“宋文帝问延之诸子才能,延之曰:峻得臣笔,测得臣文。” 《文心雕龙·总术》:“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 四、唐宋以来:文学即诗、文 1、诗,也就是六朝所谓的文 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提倡“汉魏风骨”,批判“齐梁间诗,采丽竞繁,而兴寄都绝”。 李白提倡复古,《古风》:“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批判六朝诗风:“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 杜甫《戏为六绝句》:“窃攀屈宋宜文驾,恐与齐梁作后尘。” 白居易《与元九书》以为齐梁诗“嘲风雪、弄花草”,主张复古,以“六义”(风赋比兴雅颂)为诗。 五、近现代:文学即诗、文、小说、戏曲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的“三大主义”较有代表性: 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 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 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 * 《汉书·艺文志》云:“传曰:‘不歌而诵谓之赋,登歌能赋,可以为大夫。’言感物造端,材知深美,可与图事,故可以为大夫。古者诸侯卿大夫交接邻国,以微言相感,当揖让之时,必称诗以谕其志,盖以别贤不肖而观盛衰焉。故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也。春秋之后,周道渐坏,聘问歌咏不行于列国,学诗之士,逸在布衣,而贤人失志之赋作矣。大儒孙卿及楚臣屈原,离谗忧国,皆作赋以讽,咸有古诗恻隐之义。其后,宋玉、唐勒;汉兴,枚乘、司马相如,下及扬子云,竞为侈丽闳衍之词,没其风谕之义。” ——诸如此类的贤人君子,“以诗为学”,结果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批名副其实的文学家。 2、后期以内容:表现抒情为文,纪事说理实用为笔 《金楼子·立言》:“古之学者有二,今之学者有四。夫子门徒,转相师授,通圣人之经者,谓之儒;屈原、宋玉、枚乘、长卿之徒,止于辞赋,则谓之文。今之儒,博穷子史,但能识其事,不能通其理者,泛谓之学。至如不便为诗如阎篡,善为奏章如伯松,若此之流,泛谓之笔。吟咏风诵,流连哀思者谓之文。……笔,退则非谓成篇,进则不云取义,神其巧惠,笔端而已。至如文者,惟须绮縠纷披,宫徵靡曼,唇吻遒会,情灵摇荡。” 3、有韵为文的特例:“永明体诗论” 2、文,也就是六朝的笔 古文家首先否定六朝的“笔”。他们写文章,讲道统,讲文统,所谓“吾之道,孔子、孟子、扬雄、韩愈之道,吾之文,孔子、孟轲、扬雄、韩愈之文。”(宋柳开《应责》) 古文家所谓“文”,其实是儒学加文章。这样的文章,在六朝,称之为笔,但古文家反而称之为文。到了宋代,又为了将这样的文与六朝的文加以区

文档评论(0)

smash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