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XX就业质量报告.docx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庆大学XX就业质量报告   重庆大学XX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XX年2月28日   重庆大学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努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提高服务和管理水平,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根本上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同时,学校积极拓展重点就业市场、提升就业服务工作水平,在高就业率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就业质量,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的XX年,实现了较高的毕业生就业率和较好的就业质量。   一、基本情况   重庆大学XX届毕业生共有11356人,其中本科生7319人,研究生4037人。截止XX年12月31日,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已就业人数6953人;毕业研究生就业率为%,已就业人数3954人。   就业流向   行业流向   本科毕业生中,到中央部委下属单位就业1594人,占毕业生总数的%,到地方省市下属单位就业3929人,占毕业生总数的%;其中到中国建筑总公司就业481人、国家电力公司就业205人、中国航空航天集团就业127人、中国银行等金融单位就业121人、中国兵器装备公司就业67人、部队110人。   毕业研究生中,到科研设计单位就业616人,占毕业研究生总数的%;到高等院校就业529人,占毕业研究生总数的%。到企业就业2094人,占毕业研究生总数的%,其中有875人到世界五百强企业;有1234人到国有大型企业;有749人到中小型和其他企业。   二、就业趋势分析   总体就业趋势   近年来,重庆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5%左右,未就业本科毕业生中有部分   选择自主择业或者继续复习考研;毕业研究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7%左右。总体上说,重庆大学毕业生能够比较顺利地就业。机电、能源、材料、信息、经管、建筑、土木、环保等优势学科的毕业生供不应求;文理科毕业生中升学比例相对较高;文理科及艺术类毕业生因目前社会需求相对较少,就业形势相对紧张。   就业流向趋势   我校本科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流向是升学和去企业,本科生升学率有所提升,XX年为25%左右,其中进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学校深造人数明显增加。毕业研究生的主要就业流向是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近年来,研究生进入企业的人数有所增加,主要原因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产品研发的重要性不断凸显,企业在提高自身经济发展和社会竞争力的过程中,对高学历高层次研究型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   我校毕业生去往制造业的主要分布在航天航空、汽车制造、材料加工、电子通讯设备制造等领域;去往教育事业的主要分布在高等院校;去往金融业的主要集中在国有四大银行;去往信息产业的主要集中在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华为、腾讯、中兴等单位;去往能源行业的主要集中在国家电力公司;去往建筑业的主要集中在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及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下属的其他大型企业。   三、就业满意度调查   根据第三方机构调查显示,重庆大学XX届毕业生对学校的就业指导服务满意度达%,对所签工作的满意度为%。对用人单位的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整体满意度较高,达到%。我校毕业生以踏实勤奋、专业知识扎实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   四、就业工作主要特点   重庆大学始终高度重视通过提高教育质量,大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而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提升学生科研工作能力。一是普及与重点相结合。如开设“新生研讨课”,引导学生自我培养创新能力;探索实施学业导师制,设立机械、材料、软件及人文4个创新实践班,通过“个案式”、“处方式”培养,最大限度保障学生个性发展。二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如在本科生中推行“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取得良好效果;开放20个创新实验室,以实验教学、方案研究、专题培训的方式覆盖大部分研究生。三是交叉与专业相结合。如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跨单位联合构建创新团队,目前已注册创新团队1000余支。   培养学生创业实践能力。一是注重理论教育。如开设《创业管理》通识课,邀请著名企业家定期来校交流讲座,为学生创业提供专家咨询和指导。二是加强实践活动。以多个级别的创业实践赛事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拓宽学生创业视野;充分依托社会资源,建立社会实践基地,组织学生深入企业学习创业经验。三是重视成果转化。依托学校科技园成熟的工商、税务、财政综合服务平台建立大学生创业基地,为创业团队提供一站式咨询与服务;设立了“重庆大学学生创业基金”等多个支持学生创业的基金,为有良好前景的技术创新项目和科技型创业项目提供权益性资本,帮助其实现成果转化。   强化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一是强化职业生涯教育。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等列入通识课程;打造“职通讲坛”,邀请专家来校指导

文档评论(0)

many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