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脸”的教材及应对.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变脸”的教材及应对

PAGE PAGE 1 小学语文论文 “变脸”的教材及应对   摘 要 览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编者对入选的文章进行改动不在少数。除古代作品外,大多数现代文都经过编者的改动,特别是文学作品。小学阶段1-12册共收单篇课文405篇,笔者统计文学作品共135篇(包括第12册要求背诵的10首古诗词)),而真正以原文的形式出现的除了诗词58篇外,其它77篇散文、小说、童话、寓言等大多经过改动。笔者认为,教材的改动是一种极好的课程资源,本文阐述了面对教材“变脸”,用“例子观”、“比较法”、“换口味”等方法进行智慧应对。 关键词 “变脸” 应对 例子观 比较法 “换口味”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选入小学的语文教材跟原文相比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这一变化现象称之为教材“变脸”。 国内权威的文学期刊《收获》杂志副编审叶开先生在博客上连续发出《上海小学语文恶意篡改安徒生童话》、《被小学语文教材窜改的巴金名作》等文章。这组文章引起社会各界对中小学语文课本擅自修改名家名篇问题的广泛关注。下面是笔者对关于“变脸”教材所作的一些整理。 一、“变脸”教材的一些社会看法 (一)好词好句与陈词滥调 小学语文教材,大多数是教材编撰者用“好词好句”堆砌起来的“黑板报”,充满了空洞的道德教化。不去阅读经典名作,不去感受这些作品给人们带来的高尚情感,而专注于搜集“好词好句”,是典型的杀鸡取卵。 在中小学语文教育里,最富中国大陆特色的莫过于摘抄和记诵“好词好句”。 真正的好作品,会引导读者进入一个独特的、超然的世界里。人们读完这样的作品之后,不会仅仅记住其中的若干“好词好句”,而是会沉浸在这部作品整体营造出来的深挚情感天地里。词与句,只有被格调高妙的作家准确细腻地运用到表达情感,描写景物,展开想象的行文中,才具有独特的意义。一整篇文章,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假设精心地把“好词好句”挑选出来之后,把其它的内容扔掉,那么,这就像是吃鱼时,挑出了几根鱼刺塞进嘴巴里,然后把整条鱼扔掉一样。这不可笑,也不荒诞。这是正在进行中的现实。 (二)小学教材存在失实 作家叶开在其个人博客上发表日志,以其女儿的小学语文课本中《鸟的天堂》和《一颗小豌豆》为例,比对分析了原作和被改写后的小学语文课文之间的差别。“第一线教育研究团队”称,教材文章对作家原文进行修改,以致教材中的文章失去了原作的韵味。爱迪生在中国语文教材里“被救妈妈”;华盛顿童年所住的房屋在中国语文教材里“被植上了樱桃树”;还有《地震中的父与子》,为了强调父爱的伟大,硬是拼凑出一个外国父亲38小时徒手刨挖14个孩子的情节——14个孩子38小时后被“超人父亲”亲手挖出,个个葫芦娃般毫发未损精神抖擞,这个完美的童话结局足以让人疯掉了……是的,我们可以不经典,可以不天真,甚至可以不快乐,但不能不实事求是。 (三)用“美德”绑架孩子 “至于无作者名字、无出处、无发表时间的‘三无’文章,更比比皆是”。原来,时下的教材很多是编造出来的,将一些美好的故事,附着在一些历史人物身上,使这些历史人物穿着道德的花衣裳,让孩子们去学习模仿。郭初阳仔细研究了3个版本的语文教科书后还发现,时下的课文说教的多,充满童趣、让孩子们快乐的课文却非常少,课文中的儿童形象也大多是成人化的。“这些课文有赞美母亲的、提倡发明的、歌颂伟人的,却极少有童趣、符合少年儿童心理特点的课文。有的价值观陈旧,用美德“绑架”孩子,已经不能让时下的孩子们信服。” 二、“变脸”教材编纂者的有关说法 朱立奇说,在文章选入教材时,确实会根据需要进行修改。“作家不是为了教材而写文章,也不知道自己的文章将来会被选进教材,因此文章也会带上一些时代的烙印和个人的色彩。比如使用了不够规范的白话文,或是语法、用词不规范等等。”另外,文章入选课文还需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有时候限于篇幅、生词,或是文章太深奥了,也会进行改动。 另外在小学阶段,语文两个字应该理解成“语言、文字”,在这阶段把字写好,打好基本功,培养好语文学习的习惯是第一位的。到中学阶段则是“语言、文学”,大学阶段再升格为“语言、文化”。“小学生读改编过的文章,并不妨碍再去接触原文,这两项是没有矛盾的。”朱立奇还说,指责教材太过重视道德教育、爱国教育,甚至用上“道德绑架”这样的词语也是不可理解的,对孩子的教育难道不用正确的、道德的例子,难道用不道德的?需要明确的是,教材所选的课文有限,所起的应该是“例子”作用,指望语文教材担负起所有语文能力的教学任务是不现实的。教材只是将值得学习的文章挑出来,更多的还要靠课外阅读来实现。 三、我们眼中的“变脸”教材 虽然关于语文教材的争议之声不绝于耳,但这些年语文课本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一些优秀的篇目以及孩子喜欢的篇目又回到

文档评论(0)

189****6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