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肠炎 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诊断 患者既往有恶性肿瘤并接受放射治疗或意外辐射的病史,出现上述胃肠道症状,结合相关检查并除外其他疾病可确诊本病(结肠镜检查:粘膜水肿、充血、出血灶、糜烂乃至坏死)。 二、鉴别诊断 1.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无辐射病史,病理检查可见隐窝脓肿可资鉴别。 2.伪膜性肠炎 伪膜性肠炎患者无放射性物质照射史,多于病前使用广谱抗生素,一般多在抗生素治疗过程中开始出现症状,少数病人可于停药1~10天后出现,大便培养为难辨梭状芽孢杆菌。 3.急性缺血性肠炎 急性缺血性肠炎多发生于年长者或口服避孕药妇女,临床表现为突发腹痛和便血,结肠镜检查可见病变肠段黏膜的充血水肿、糜烂及出血,多为一过性,少数可遗留肠管狭窄。 一、一般治疗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饮食以无刺激、易消化、营养丰富、多次少餐为原则。限制纤维素摄入。腹泻严重者可采用静脉高营养疗法。 二、药物治疗 1.收敛解痉:可用巅茄合剂、复方樟脑酊、石榴皮煎剂。 2.局部镇痛剂和粪便软化剂:可用2%苯唑卡因棉籽油保留灌肠。 3.激素灌肠:琥珀酰氢化可的松50mg加200ml温盐水保留灌肠,特别是里急后重者有效。 4.骶前封闭疗法。 5.止血(药物止血,近年来介入治疗止血成为临床手段)。 6.抗感染。 7. α2巨球蛋白。 三、手术治疗 肠狭窄、梗阻、瘘道等后期病变多需外科手术治疗。 四、中医治疗 目前临床较少应用。 1.预后好坏取决于照射剂量、剂量率以及在体内的分布。 2.放射性小肠炎的预后,较放射性结肠、直肠炎为差。2/3轻症患者可在4~18个月内好转或痊愈。 3. 避免致死性或严重的过量的辐射惟一的有效办法是严格执行防护措施,严禁超越最大允许量。另外,采取小剂量多次照射的办法,可能减少放射性肠炎的发生。 4.宫颈癌镭疗时,镭置器应充分固定,避免移位,勿向阴道后壁倾倒。外照射时盆腔二照射间距不少于4~6cm。镭疗次数由3~4次转为2次为佳。有采用后装治疗机,设计特制直甩撑开器,可使直肠前壁和阴道容器分离1.5厘米,以减少直肠射线的照射量。 谢谢! 指导老师:朱军老师 陈尧勇老师 实习生:肖乔宗 定义: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致炎因子所致局部损害的而发生的防御性反应。 血管反应是炎症过程中的主要特征和防御的中心环节。 损伤与抗损伤贯穿炎症反应全过程。 一、局部表现 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二、全身反应 1.发热。 2.外周血白细胞增多。 放射性肠炎是由于盆腔、腹腔、腹膜后恶性肿瘤经放射线治疗后引起的肠道损害,可累及小肠、结肠和直肠故又称为放射性直肠、结肠、小肠炎。本病的发生与每次治疗放射线剂量、疗程的总量、病人的营养状态、是否有手术和化疗有关。 应用60Co、超高压X线外照射或Ra等内照射,在5周内照射量超过5000rad(拉德)时,约8%的患者发生放射性肠炎。 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①照射的强度和时间。②腹腔或盆腔内粘连固定的肠段易受放射性损伤。③子宫切除后直肠所受到的辐射量较子宫未切除者高,更易发生放射性直肠炎。④不同部位的肠道内辐射耐受量的强弱依次为:直肠、乙状结肠、横结肠、回肠、空肠、十二指肠。 注释:放射(电离辐射)单位为GY(戈瑞),1GY=100rad(拉德)=1kg组织吸收1J(焦耳)能量时吸收的剂量。cGY为组织吸收放射线的剂量单位。1cGY=1rad。 1、肠上皮细胞增生受抑制。 2、肠粘膜下小动脉受损。 3、肠壁组织受损。 1、肠粘膜上皮细胞对放射线最为敏感。 2、多次照射的效果取决于照射时隐窝细胞所处的细胞周期。处于分裂后期的细胞对放射线最敏感,而在晚期合成的细胞具有较强的耐受力,由于所有增殖的隐窝细胞仅有一部分处于细胞增殖周期的某一时相,因此单次大剂量照射仅使一部分细胞死亡,而在数天后细胞有丝分裂又恢复正常。 小动脉的内皮细胞对放射线很敏感。大剂量放射治疗使细胞肿胀、增生、纤维样变性,引起闭塞性动脉内膜炎和静脉内膜炎,因此产生肠壁缺血和粘膜糜烂、溃疡。肠道内的细菌侵入使病损进一步发展。 肠壁组织经广泛持续照射后引起水肿,肠壁各层均有纤维母细胞增生,结缔组织和平滑肌呈透明样变化,最后导致纤维化、肠管狭窄、粘膜面扭曲和断离。 一、影响放射损伤的因素 1.照射剂量与治疗间隔时间。 2.照射范围。 3.照射机会与效应的增加。 二、放射性肠炎的发生部位 由于盆腔是腹部放射治疗中最多采用的部位,加之直肠的移动性差,70%~90%的放射性肠炎发生于直肠 。 三、病理分期 1. ?急性期损伤 急性期损伤是放射线通过直接引起肠黏膜上皮细胞的再生障碍导致的肠壁损伤,该期常在放疗开始后3~4周达到高峰,然后逐渐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