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总报告地理教学与社会生活实际联系的策略探究.doc

课题研究总报告地理教学与社会生活实际联系的策略探究.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4 《高中新课程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组织和实施—— 地理教学与社会生活实际联系的策略探究》 课题总报告 定西市安定区巉口中学 梁建雄 一、地理教学与社会实际联系策略的内涵及特点 所谓“教学策略”,主要是指为了达到教育目的、任务,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或研究制定的对策和方略。所谓“地理教学与社会实际联系的策略”就是在原有教学策略概念的基础上,为了达到课程标准中所提及的“学习对学生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目的,并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或指定的对策和方略。它具有七大特性:目的性、双边性、多样性、综合性、继承性、、创造性、实践性。 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 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颁布的《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这次地理课程改革中最强调的理念之一,它表明地理课程将从纯粹的“科学世界”重新回到学生的“生活世界”。地理教学主要是帮助学生认识周围的环境,了解身边的地理事物,把学生对地理学习的需要转化为兴趣并上升为动机为着眼点。在组织教学活动时也应从学生的感性认知出发,从学生的亲身体验出发,学会适应与保护环境,初步学会从不同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思路和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结论和基本观点 (一)地理教学与社会的联系还处在起步阶段 地理案例教学与社会实际联系还处在起步阶段,需要从与社会实际联系地理案例的建设做起。教学案例的选用是案例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如何选择与社会实际联系地理案例也是案例教学与社会实际联系的重要内容。尽管目前发展与社会实际联系案例的重要性已有目共睹,但除管理学科外其他专业的与社会实际联系建设还没有形成规模,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地理案例教学与社会实际联系需要从基本的地理案例的建设和选用做起。 (二)案例教学倍受新课改关注 新课程改革以来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倍受关注,新课改也为案例教学与社会实际联系搭建了良好的平台,这在区域地理教学中得到集中体现。如新课标多处能力培养要求“结合实例,分析……”或“举例说明……”:“地理1”中有5处;“地理2”中有9处;“地理3中有10处;“选修1”和“选修2”各有2处;“选修3”中有4处;“选修4”中有6处;“选修5”中有4处;“选修6”中有7处;“选修7”中有6处均体现了采用案例进行能力培养。在必修3的区域地理中,学习某一具体区域时,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不再是这一区域的具体的知识,而是如何通过区域要素学习来认识一个区域。学生通过“区域要素”的学习掌握了地理原理后,能够独立认识一个新的区域,知道从哪些方面去了解、认识和解释一个地区的区域特征,从哪里和怎样获得需要的区域地理知识。在这样的学习目标下,与社会实际联系地理案例教学得以充分发挥作用。课标中区域地理内容包括“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区域可持续发展”、“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三个模块,在三个模块的教学中,课标均建议以实例分析探讨的教学方法进行,采用各种类型的案例和情境模拟等方式的课内外教学。尤其是在“区域可持续发展”, 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部分,选择符合‘标准’主题的区域,采用案例分析方式编写教科书和开展教学,本部分至少选择3个中国案例,1个外国案例”,将地理案例教学作为了主要的教学内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课标要求全部是以“以某区域为例”“以某流域为例”等作为教学内容,如“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可见以广泛采用地理案例进行教学已经成为地理教学的重心。地理案例教学的与社会实际联系也是新课标中所倡导的,在区域地理的“活动”环节,就提到这样的教学内容:“调查家乡一片荒废(或利用不合理)的土地,探讨这片土地荒废(或利用不合理)的原因。如果这片土地让你来规划开发,你将作何打算?为什么?”、“ (三)地理教材“一标多本”, 导致与社会实际联系被削弱。 虽然我国新课程的地理教材已经开始实行“一标多本”,但作为教材,在教学案例的选择上,仍需要考虑普适性和代表性,这也势必导致与社会实际联系被削弱。如在“农业区位选择”中,为了使教材具有普适性,往往选用世界和我国某一典型地区农业发展的例子。人教版必修2在分析“农业区位因素”时就展示了“泰国眉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和“意大利牧场”的例子,“活动”中采用“我国江西泰和县的千烟洲立体农业”的案例;在鲁教版的教材中则举了“山东省寿光市‘蔬菜之乡”,的例子;湘教版教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