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析蒙台梭利儿童观给幼儿教师的启示
摘要:玛莉亚·蒙台梭利是世界幼儿教育史上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和科学家,她创立的幼儿教育法对世界各国的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蒙台梭利的儿童观贯穿于整个蒙氏教育方法中,是蒙氏教育的基础思想。通过分析蒙台梭利主张儿童心理发展是天赋能力的自然表现,阐述儿童心理发展所具有敏感期和阶段性及儿童心理发展是在“工作”中实现等四个方面的表现,启示幼儿教师正确看待儿童的发展特点,重视儿童发展的主体性、敏感期和阶段性,注重儿童的活动。
关键词:儿童观 敏感期 阶段性
一、前言
(一)蒙台梭利生平背景
玛莉亚·蒙台梭利(1870-1952)是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家,1896年毕业于罗马大学医学院,成为意大利历史上第一位女医学博士,名震全国。毕业后在罗马大学精神病诊所担任助理医师,由此开始了对智障儿童的治疗及教育问题,她认真研究了当时塞根关于特殊教育的著作和伊塔对这方面的研究报告,发表了以《精神教育》为主题的演讲,阐述了他对智障儿童教育的思想、方法,并呼吁社会给予智障儿童与正常儿童同样的权利。1898年,蒙台梭利把自己根据塞根的书籍和伊塔的实验而研究出的方法实际应用到智障儿童身上,设计了一套对智障儿童的特殊观察法和教育法,用心研制了各式各样的教具和教材,每天亲自和儿童相处,观察了解并做笔记分析和比较,不断研究更好的办法,经过两年时间,这些智障儿童不但会读会写,而且通过了当时罗马地区为正常儿童们举行的公共考试。这种惊人的成就让她决心研究正常儿童的教育工作。1901年,蒙台梭利回到罗马大学,研究生物科学、实验心理学、普通教育学、教育人类学等有关学科,以便进一步研究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方法。
1907年1月6日,蒙台梭利在罗马的贫民窟桑罗伦多区创办第一所招收3—6岁的幼儿学校,命名为“儿童之家”。在“儿童之家”里,蒙台梭利将最初用于智障儿童的教育方法进行了修改后运用于正常儿童,研制各种能够促进儿童心智发展的各种教具。1909年蒙台梭利总结自己在“儿童之家”的经验,出版了《适用于儿童之家的幼儿教育的科学教育方法》一书,全面阐述了“儿童之家”的教育思想。【1】
蒙台梭利于在1952年5月6日在荷兰的努特维克逝世,享年八十二岁。她不仅是著名的科学家,更是伟大的教育,为了儿童教育事业的发展奉献了她所的一切。
(二)蒙台梭利教育法现状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生教育的起始阶段,幼儿教育应为幼儿的近期和终生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随着我国家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蒙台梭利教育法成为大多数家长及幼儿园追捧的内容。
蒙氏教育法被申为世界文化遗产,运用时要求对其任职教师进行专业的培训,并需要购买高昂的玩教具,几万元的教具费加上教师培训及每班增加的保教员的费用开支,使得蒙台梭利教育法从贫民式变成了贵族式的教育法,走进了误区。许多蒙氏幼儿园在引进蒙氏教育法上大都盲目跟风,照搬照抄,追求形式上的模仿,片面歪曲理解,对蒙氏教育的认识产生了偏差,忽视了蒙氏教育的基本教育价值。
儿童观指的是人们对儿童的看法和态度的总和,即人们怎样看待和认识儿童。蒙氏教育法最基础的内容就是蒙台梭利对儿童的看法,其核心在于观察儿童,了解儿童的需求,确定个别化教学,为儿童提供适宜的环境,促进儿童更好更快的发展。
二、蒙台梭利的儿童观
(一)儿童心理发展是“潜在能力”在适宜环境中的自然表现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存在不只是以肉体的形式,更是以一种精神形式存在,就是这种精神在为儿童的发展提供原动力,决定着人的发展进程,她将这种精神称为“潜在生命力”。
蒙台梭利说:“成年人是通过大学学习知识的。而儿童是通过心理能力直接吸收知识”【2】。“儿童通过他们周围的环境建立了他们的精神世界,我们称这种心理类型为“有吸引力的心灵”。印象不仅仅进入他的心理,而且形成心理,它们被儿童纳入自己体内,变成儿童自身的一部分,儿童创造了自己“精神肌肉”,用于吸收从周围世界中积累的经验。儿童的心理、儿童的语言是通过对外部世界的吸收来实现”。【3】儿童在最初的几年里通过吸收性心智,获得周围世界的各种经验,儿童的心理从无到有的发展,正是基于儿童的“吸收力”而进行的,是儿童内在需求,具有强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蒙台梭利以沃尔夫的生殖细胞提出人的胚胎发育观点,将人的生长发育分为两个胚胎期——“生理胚胎期”和“心理胚胎期”。以胚胎的发展来解释儿童的身心发展。【4】
蒙台梭利强调儿童心理发展是心理胚胎的发展;是肉体化的过程;是“潜在生命力”的分化和吸收的作用。她认为自儿童出生开始,这种精神就一直存在,这种精神具备自我发展的积极力量和自己的发展规律——“心理(或精神)胚胎的发展速度惊人,每一幼儿的心理(或精神)胚胎各不相同,心理(或精神)胚胎的发展需要特殊的有准备的环境。【5】
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