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金匮要略选读绪言.ppt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金匮要略选读绪言.ppt

举例:脏腑经络辨证论治方法3、 主诉:2天前生气后,症状见四肢厥逆、肢麻,疲乏身软休息后,症状消失。目下:眼目发红,头痛,失眠。 脉象:弦滑数,舌红少苔。 分析病理: 1、病因——七情: 怒 2、病机:怒伤肝,肝病传脾,气滞血瘀。脾未受邪 3、诊断依据: 肝的生理功能:主藏血,主疏泄;肝经达巅顶 肝主目:红色主热。 脾的生理功能:主运化;主四肢; 肝的病理现象:肝失疏泄,气滞血瘀,化火上炎 脾的病理现象:四肢厥逆,疲乏身软。一过性。 脉象:弦滑数,舌红黯苔薄白。 脾实未受邪传,证为肝郁气滞,肝火上炎。 4、诊断:头痛。 证型:肝郁气滞,肝火上炎。 病位在肝脏,性质属于肝脏阳热证 治疗:则清肝泄火,镇降逆气: 处方:柴胡10g 黄芩15g 藁本10g 龙胆草30g 菊花15g 白芍15g 山药15g 莲子心30g 黄连10g 石决明30g 甘草6g 举例:辨病结合辨证的诊治方法 1、诊断肝病(依据) 分阶段辨证论治:肝病实证阶段:虚证阶段 2、在不同阶段分型论治(辨证论治) 实证阶段的邪热盛实型:见肝区疼痛,发热,恶心呕吐……。 3、视肝病虚实阶段治疗后的结果认识转变 4、依据对疾病全过程的认识而确定预后 例1、辨病结合辨证论治的方法 1、症状:卒发肝区疼痛一周,发热,恶心呕吐。 2、病因为邪热、侵犯肝脏。 3、病位在肝传脾、 4、病性属实、邪实伤正。 5、诊断肝病,邪实阶段 6、辨证分型论治:邪热盛实型 7、经过治疗疼痛缓解,无呕吐,但是疲乏,不思饮食,即转为虚证阶段 例2 诊断疾病;分阶段论治; 辨证分型: 例:湿病:外感湿邪,引发肌肉关节疼痛 符合湿病概念:脾虚湿流肌肉关节, 所以:诊断为湿病 确定分阶段治疗的原则: 第一阶段,先驱邪止痛(分虚实类型治疗) 第二阶段,健脾除湿,不使邪气再重感(分型)。 二、整体观诊察疾病的方法: 人在自然界中生存,必然受自然的影响. 正常气候和异常气候,对人体都有影响. 正常气候养人,异常气候容易导致人体发病. 因此必须整体观的诊察和认识疾病: 从天人一体;个人一体;五脏一体; 三方面整体观 整体观应用思想: 人本身为一整体,天人为一整体(人与自然)。 (1)病因方面:张氏首创,千般灾难不越三条。 人本身为整体:经络受邪,传脏腑,为内在因素;四肢九窍、壅塞不通、血脉相传,为外在因素。金刃、虫兽、房室所伤为不内外因素。 天人为整体:五邪伤人,各有法度:风、寒、湿、雾、食。自然气候对人体的伤害。未至而至、至而不至、至而不去、至而太过。对自然异常气候对人体的伤害。 (2)病机方面:张氏例示 人本身为整体:见肝之病,知肝传脾。五脏是一个整体。一脏有病,必然影响其他脏腑。传变的方式为传己所胜,侮己所不胜。 天人一体:阴阳失衡,是杂病发病及发展的基础。阳邪加身,则阳亢发热;阴邪加身,则阴盛恶寒;均为导致阴阳失衡的结果。再如虚劳篇中曰:劳之为病、其脉浮大、手足烦、春夏剧、秋冬瘥。即人体阴阳因受自然界天气影响的结果。 (3)诊病理论:张氏例示四诊方法 举例四诊方法,探知内部脏腑的生理及病理变化。 望诊方法:望颜面色泽,知五脏变化。以鼻部不同色泽,探讨脏腑内部病理变化。“鼻头色青腹中痛,苦冷者死……”。 望呼吸形态:知病位深浅。“息摇肩者,心中坚。”病“在上焦者其吸促,在下焦者,其吸远。” 闻诊方法:“病人语声寂然喜惊呼者,骨节间病。”“吸而微数,其病在中焦。” 问诊方法:问平素饮食、冷暖之喜恶。“五脏病各有所得者愈,五脏病各有所恶,各随其所不喜者为病。” 切诊方法:以切脉为主,其方法切寸口各部位的形态:“脉浮者在前,其病在表,脉浮者在后,其病在里,腰痛背强不能行,必短气而极也。” 天人一体:四肘各随其色脉,春应青、脉应弦,秋应白、脉应毛,夏应赤、脉应洪等。“非其时色脉皆当病。” (4)预防理论: 人本身为整体: 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不令邪风中忤经络。“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 天人一体:“客气邪风。中人多死。” 提出治未病方法:四肢搅重滞、即医治之,勿令九窍闭塞。邪气“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 (5)治则理论: ① 治未病理论; ②先治卒病,后治痼疾;先治急后治缓; ③病在脏治法;脏有病攻邪方法。(一脏有病先实(补)受传之脏,如: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脏不受邪,即勿补之。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再如湿病发汗,值天阴雨不止,汗出而病不愈,取微微似汗出为正确方法,说明一脏有病在治本脏病时要兼顾他脏。还有表里同病,先解表、后治里,若并腹泻、先治腹泻然后表里同治;脏有病,欲攻之,当随其所得而攻之。 1、病因整体观:如追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