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手少阳三焦经.ppt

  1. 1、本文档共1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手少阳三焦经.ppt

腹泻 腹泻是指大便次数增多,便质稀薄,或呈水样而言。本证可见于多种疾病,受病脏腑主要为脾胃和大小肠。 本证乃指急、慢性肠炎,消化不良,过敏性结肠炎以及肠结核等。 病因病机: 1、急性腹泻:多由进食生冷不洁之物,或兼受寒食暑热等邪,客于肠胃,邪滞交阻,气机不和,胃肠的运化与传导功能失常,以致清浊不分而成腹泻。 2、慢性腹泻:脾胃素弱,或久病气虚,中焦健运衰退,食物难以消磨。或因肾阳不振,命门火衰,不能熟腐水谷,亦能导致腹泻。 辨证 1、急性腹泻:发病较急,便次与数量增多,如偏于寒湿,则便质清稀,水谷相杂,肠鸣腹痛,口不渴,身寒喜温,脉迟,舌淡苔白滑;偏于湿热,则所下黄糜热臭,腹痛,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脉象濡数,或兼身热口渴等证。 2、慢性腹泻:发病势缓,或由急性腹泻转变而成,每日腹泻次数较少。如脾虚则面色萎黄,神疲肢软,不思饮食,喜暖畏寒,大便溏薄,脉濡软无力,舌嫩苔白;如属肾虚每于黎明之前腹中微痛,痛即腹泻,或肠鸣而不痛,每晨一次或数次,腹部和下肢畏寒,脉沉细,舌淡苔白等。 治疗 1、急性腹泻 治法 以疏调肠胃气机为主。偏寒者用补法可并用温和灸和隔姜灸;偏热者用泻法。 处方 中脘 天枢 上巨虚 阴陵泉 2、慢性腹泻 治法 以健脾胃与温肾阳为主。用补法,可灸。 处方 脾俞 章门 中脘 天枢 足三里 随证配穴 肾泄:命门 关元 拔火罐 选穴 天枢 关元 足三里 上巨虚 下巨虚 大肠俞 小肠俞 方法 按腧穴部位,选择不同口径火罐施拔罐法。本法适用于慢性虚寒性腹泻。 附注: 1、急性腹泻治疗期间须控制饮食; 2、腹泻频繁有失水现象者,需医院检查、补液等治疗; 3、平时注意饮食卫生。 便秘 凡大便干燥,排便困难,秘结不通超过二天以上者称为便秘。本证概分为偏虚偏实两类。 1、便秘偏实的,多由素体阳盛,嗜食辛辣厚味,以致肠胃积热;或邪热内燔,津液受灼,肠燥腑气不通;或因情志不畅,气机郁滞,津不敷布,肠腑传导失常而致便秘。 2、便秘偏虚的,多由病后,产后,气血未复;或年迈体衰,气血亏耗,气虚则传运无力,血虚则肠失润下;或下焦阳气不充,阴寒凝结,肠道腑气受阻导致便秘。 辨证 1、实秘:便次减少,经常三、五日一次或更长时间,临圊努责,燥结难下。如属热邪壅结,则见身热、烦渴、口臭喜冷,脉滑实,苔黄燥;气机郁滞者,每见胁腹胀满或疼痛,噫气频作,纳食减少,脉弦,苔薄腻。 2、虚秘:便秘如因气血虚者,则见面色唇爪无华,头晕心悸,神疲气怯,舌淡苔薄,脉象虚细等。如阴虚凝结,则见腹中冷痛,喜热畏寒,脉沉迟,舌质淡苔白润等症。 治疗 治法:实秘用泻法,虚秘用补法,寒秘可加灸。 处方:大肠俞 天枢 支沟 上巨虚 配穴: 热 结: 合谷 曲池; 气 滞: 中脘 行间; 气血虚弱: 脾俞 胃俞; 寒 秘:灸神阙 气海。 附注: 1、经络调理本病效果较好,如经治疗多次而无效者,须探明原因。 2、平时应坚持体育锻炼和多食蔬菜,逐步养成定时排便习惯。 简单的经络按摩保健方法 腹泻(按摩主要治疗慢性腹泻): 治疗: 1、摩腹:病人仰卧,沿逆时针方向,用掌揉法揉摩腹部大约5分钟,并在神阙、中脘、关元、气海等处重点操作。 2、背部操作:按揉脾俞、胃俞、肾俞、大肠俞、长强,最后在背侧用擦法擦腰骶部,以透热为度,操作5~10分钟。 3、点穴:用食指点按中脘、天枢、上巨虚、足三里等穴。 脾胃虚弱者点按关元、足三里、三阴交,脾肾阳虚者点按肾俞、命门、太溪,肝气乘脾者点按章门、期门、太冲。 便秘 治疗: 1、揉摩腹部:病人仰卧,施术者在患者腹部做轻快的、顺时针方向的揉摩,持续5~10分钟。 2、推背部:病人仰卧,施术者从上向下推腰骶至局部发热为止。 3、点穴通腑:点按中脘、天枢、大横、气海、肝俞、脾俞、胃俞、肾俞、大肠俞、八髎、上巨虚、足三里、照海等穴。 附注: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腹泻与便秘的具体病因与治疗有了更为详尽的认识,我们学习的从经络角度出发的针对腹泻与便秘保健,更多的是起到辅助作用,从不同的认识角度去调理身体,促进健康。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 * * 合谷穴(手阳明大肠经) 定位:手背第1、2掌骨之间,约平第2掌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