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教学课件诊断症状黄疸.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教学课件诊断症状黄疸.ppt

(五)伴随症状 1、伴寒战、高热——急性胆道梗阻、急性胆道感染、急性溶血、败血症、钩端螺旋体病等。 病毒性肝炎——先发热,后见黄疸。 2、右上腹疼痛 右上腹阵发性绞痛——胆结石、胆道蛔虫症; 右上腹剧痛、寒战高热、黄疸——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右上腹持续性钝、胀痛——急性肝炎、肝脓肿、肝癌。 3、伴腰痛、血红蛋白尿——急性溶血。 4、伴乏力、呕吐、食欲不振——肝细胞性黄疸。 5、伴皮肤瘙痒、心动过缓——胆汁淤积性黄疸。 四、检查要点 检查要点(一) 1.黄疸诊断的确立: 阿的平黄染----以角膜缘周围最明显,离角膜缘越远,黄染越浅。 胡萝卜素黄染----多在手掌、足底、前额及鼻部等处皮肤,一般不发生于巩膜、口腔粘膜,且血中胆红素不高。 2.黄疸确定后,进一步判断黄疸的类型:病史、体格检查、胆红素代谢的实验室检查 检查要点(二) 3.确定病变部位及病因 溶血性黄疸: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 肝细胞性黄疸:肝脾情况、肝功能、肝炎病毒检查、甲胎蛋白及肝脏超声、CT 梗阻性黄疸:胆囊、胰腺有无肿大、血清碱性磷酸酶有无升高。确定梗阻部位及可能的原因应用选择性腹部肝胆胰脾超声、X线、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CT检查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 * * 黄 疸 概述 黄疸——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血清总胆红素浓度↑→皮肤、粘膜、巩膜黄染。 隐性黄疸:血清总胆红素在17.1-34.2μmol/L,虽然浓度升高,但无黄疸出现。 显性黄疸:血清总胆红素浓度超过34.2μmol/L,可出现皮肤、粘膜、巩膜黄染。 一、胆红素的正常代谢 胆红素的来源与形成 胆红素的运输 肝脏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排泄 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及排泄 (一)胆红素的来源与形成 衰老红细胞→经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破坏→胆红素、铁和珠蛋白。 ——占胆红素来源的80-85%。 旁路胆红素:占胆红素来源的15%一20%。 (二)胆红素的运输 非结合胆红素+血浆白蛋白→经血液循环→肝脏。 非结合胆红素——为脂溶性,能透过细胞膜,但不溶于水,不能从肾小球滤出,故不出现于尿中。 (三)肝脏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排泄 到达肝脏的非结合胆红素→被肝细胞摄取→+葡萄糖醛酸 →结合胆红素(CB)→从胆管随胆汁进入胆道→肠道。 结合胆红素----水溶性,能通过肾脏从尿中排出。 (四)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及排泄 结合胆红素进入肠道后,经过细菌的脱氢作用还原→尿胆原→大部分氧化为尿(粪)胆素,从粪便排出。 小部分尿胆原被肠道吸收→经门静脉回到肝脏,其中的大部分再转变为结合胆红素,又随胆汁经胆道排入肠内,称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另外的少部分尿胆原进入体循环由肾脏排出体外。 二、病因、发生机制及临床表现 1、先天性溶贫——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蚕豆病等。 2、后天获得性溶贫——自身免疫性溶贫、误输异型血、新生儿溶血 3、非免疫性溶贫——败血症、疟疾、毒蛇咬伤、毒蕈中毒、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溶血性黄疸——病因 发生机制 (1)红细胞破坏↑→非结合胆红素↑→ 黄疸。 (2)非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 尿胆原↑。 溶血性黄疸 临床表现 一般黄疸较轻,呈浅柠檬色。 急性溶血——急骤发病,寒战、高热、头痛、腰痛、呕吐等,并有贫血和血红蛋白尿,严重者出现循环衰竭及急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溶血——多为先天性与家族性,贫血、黄疸、脾大三大特征。 实验室检查 1、总胆红素↑ ,以非结合胆红素↑为主。 2、尿中尿胆原↑,尿胆红素阴性。 3、肠道尿胆原↑→粪中粪胆素↑→粪色深。 4、溶贫的一般改变 ——血网织红细胞增多、骨髓红系细胞增生旺盛等。 病 因 肝细胞广泛损害的疾病。 ——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钩端螺旋体病、败血症、伤寒等 。 肝细胞性黄疸 发生机制 1、肝细胞广泛损害→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排泄能力↓ →非结合胆红素↑ 2、结合胆红素 部分从损伤、坏死的肝细胞返流入血, 部分因肝内小胆管阻塞而返流入血液循环, →结合胆红素↑。 临床表现 1、呈浅黄至深黄,甚至橙黄色。 2、肝功受损的表现和肝脾肿大,严重有出血倾向。 实验室检查 (1)结合胆红素与非结合胆红素↑。 (2)尿中尿胆原、粪胆素不定,取决于肝细胞损害与毛细胆管阻塞的程度。 (3)尿胆红素(+)。 (4)肝功(+)。 病 因 胆道机械性阻塞及胆汁排泄障碍 1、肝外性——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