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发展对云南野生稻居群及其生境的影响.doc

农业经济发展对云南野生稻居群及其生境的影响.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1072 生态环境 第16卷第3期(2007年5月) 杨树明等:农村经济活动对云南野生稻居群的影响 PAGE 1071 生态环境 2007, 16(3): 1068-1072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E-mail: editor@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云南省“人才培引”项目(2005PY01-14) 作者简介:杨树明(1973-),男,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作物种质资源、遗传育种及其生态环境研究。Tel:+86-871-5894145;E-mail: yangshuming126@126.com *通讯联系人 收稿日期:200 农村经济活动对云南野生稻居群的影响 杨树明1,曾亚文1 *,罗小勇2,杜 娟1,普晓英1,周国华1,李玉萍3 1.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云南 昆明 650205;2. 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湖北 武汉 430051; 3. 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 玉溪 653100 摘要:云南野生稻包括普通野生稻(O. rufipogon Griff)、疣粒野生稻(O. meyeriana Baill)和药用野生稻(O. officinalis Wall),是属于全国仅存的几处宝贵基因资源库之一。野生稻具有许多优良特性及其相应的基因,在栽培稻育种和生物技术利用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文章在对云南野生稻居群长期调查或考察的基础上,分析了云南野生稻居群濒危的现状,认为热区经济开发、游牧、木材消耗、采集草药、外来种入侵和环境污染等农村经济活动是致濒的主要因素。阐明了选择合理的保护方法、加大普法和执法力度、完善保护体制与运行机制、调整种植结构是当前云南野生稻居群保护管理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四项重点措施。 关键词:经济活动;野生稻;居群;对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Q94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75(2007)03-1068-05 野生稻是栽培稻的原始祖先,是栽培稻育种和生物技术研究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研究稻种起源、演化和分类的宝贵资源[1]。由于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野生稻形成丰富的变异类型,对水稻病虫害有较强的抗性,并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具有抗白叶枯病、稻瘟病、细菌性条斑病、纹枯病、褐稻虱、白背飞虱、稻瘿纹、抗旱、耐寒、耐盐碱、优质、氮磷高效利用及雄性不育等优良基因 [1–2]。我国共发现3种野生稻,即普通野生稻(O. rufipogon Griff)、疣粒野生稻(O. meyeriana Baill)和药用野生稻(O.officinalis Wall)。云南省和海南省是我国拥有3种野生稻原生地的两个省份。据蒋志农[3]和曾亚文等[4]报道,曾记载着在云南省内的野生稻分布99个点,分布于东经97o56′~107o17′,北纬21o29′~24o55′的广阔区域。其中发现的26个普通野生野点分布于东经100o41′~102o09′,北纬21o35′~23o26′,海拔552.7~780 m的地区,主要是澜沧江、元江和流沙河等流域,生长在荒水塘、溪河沿岸甚至稻田间,水沟等向阳水生环境中;61个疣粒野生稻分布在德宏、临沧、思茅、红河、景洪、丽江、玉溪等地州,位于东经97o56′~102o09′,北纬21o35′~24o55′,海拔50~1100 m的地区,主要是澜沧江、怒江、南汀河、李仙河、元江和流沙河等流域;12个药用野生稻分布在云南耿马、永德、普洱、景洪、勐腊和思茅等县,位于东经99o05′~107o17′,北纬21o29′~24o27′,海拔520~1000 作为野生稻分布的这些区域,热光充足,雨水丰沛,是云南热区经济开发的前沿和主战场。改革开放以来,本区充分发挥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农业经济快速增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然而,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人类热区经济开发、游牧、木材消耗、采集草药、外来种入侵和环境污染等经济活动的干扰和破坏将不可避免地加载到生态环境上,对天然林植被、野生动植物产生极大的影响,而且,其中有些影响已是不可控制和逆转的。如植被破坏将使许多宝贵的野生植物资源灭绝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