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3-5课 拟行路难(其四)蜀相 书愤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xVIP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3-5课 拟行路难(其四)蜀相 书愤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x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预读先学;预读先学;1.给下列加颜色的字注音 (1)单音字;①柏;①;解释下列加颜色的词语 ①泻水置平地:________ ②举杯断绝:______ ③吞声踯躅:__________ ④锦官城外柏森森:____________________ ⑤隔叶黄鹂空好音:________ ⑥三顾频烦天下计:__________________ ⑦两朝开济老臣心:____________________;⑧塞上长城空自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出师一表真名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千载谁堪伯仲间:______;1.课文名句 (1)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①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②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2)杜甫《蜀相》 ①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②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③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3)陆游《书愤》 ①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②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③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2.课外名句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2)正统不惭传万古,莫将成败论三分。——杨慎《武侯庙》 (3)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文本常识积累;(2)杜甫(712—770),字子美,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因曾住长安城南少陵附近,故自称少陵野老,后世称其为杜少陵。又因官至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工部。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唐朝由兴盛走向衰亡时期的社会面貌,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他的诗激荡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炽烈情感和不惜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因此被后人公认为“诗史”,诗人被尊称为“诗圣”。 杜甫一生写下了一千多首诗,其中著名的有“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丽人行》《春望》等。;(3)陆游(1125—1210),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诗人。家庭的教育使陆游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他自幼好学不倦,“年十二能诗文”,他还学剑,钻研兵书。二十五岁左右,向具有爱国思想的诗人曾几学诗,受益匪浅,从此确定了他诗歌创作的爱国主义基调。 他是我国古代诗人当中创作数量最多的一个,存诗9 300多首,还有词130余首和大量的散文,诗的成就最为显著。他的诗最鲜明的特色是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词多数是飘逸婉丽的作品,但也有不少充满悲壮的爱国激情的作品。;(1)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 (2)《蜀相》这首诗是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春天拜谒诸葛亮庙时所作。当年,安史之乱尚未平息,唐王朝仍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功臣。杜甫个人“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完全落空,流落蜀地,生活穷困,无论国事、家事、个人事,都使诗人陷于苦闷之中。因此,他到成都之后,不再“窃比稷与契”,而是追慕诸葛亮,并且创作了一系列赞扬诸葛亮的诗篇,《蜀相》便是其中的一篇。;(3)《书愤》这首诗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当时诗人62岁。诗人一生“寄意恢复”,但为朝廷里的投降派所阻,始终未能实现,因而悲愤异常。本诗是他一生感情经历的艺术再现,赏析这首诗一定要了解诗人创作这首诗的背景,并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精读研析;整体把握;答案;要点突破;2.第五、六句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3.“安能行叹复坐愁?”“心非木石岂无感?”这两个反问句,在表现诗人情感变化过程中起了怎样的作用?;4.《蜀相》开头两句对翠柏的描写有什么作用?;6.诗中主要运用虚实结合的写法,请结合诗作内容作简要分析。;7.如何理解“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两句诗的含意及作用?;延伸探究;2.《书愤》中关于“中原北望气如山”中的“气”的理解,有两种观点:其一,“气如山”即“积愤如山之重”,“气”即悲愤;其二,“气”为“豪壮之气”。你赞同哪个观点?请说明理由。;答案 赞同第二种。①从前后诗意看。首句言早年不知道恢复中原之事甚为艰难,所以在北望沦陷的中原时,不禁豪气干云,如山般壮伟坚强,前后两句构成因果关系。如果把此“气”解为“悲愤”,则割裂了两句诗间的语意联系。颔联“承”首联而来,写南宋军队抗击金兵侵犯而水陆俱胜的史实,同时也回顾了自己的特殊经历,大有一展抱负之势,是“气如山”的形象再现。 ②从表现手法上看。“气”释为“悲愤”,表面上点明诗题中的“愤”字,其实这样反使诗意直白浅露,不够含蓄蕴藉。同时,与

文档评论(0)

zsm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