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概述细菌致病性及感染.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节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节细菌的生长繁殖与变异 节细菌与外界环境 节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 ;第四节 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性;第四节 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细菌的毒力:病原菌致病能力的强弱程度。 致病能力强的病原菌称为强毒株,致病能力弱的病原菌称为弱毒株。 细菌的毒力由侵袭力和毒素构成 ;(一)侵袭力:指病原菌突破机体的防御屏障,在体内定居、繁殖、扩散的能力。 侵袭力对机体无直接毒害作用。 侵袭力由病原菌的表面结构和侵袭性酶构成。 ;表面结构:指位于病原菌表面的、能帮助细菌发挥侵袭力的菌体结构。表面结构包括荚膜、菌毛等。 荚膜:本身没有毒性,但它具有抵抗吞噬细胞对细菌的吞噬和消化作用,抑制体液中杀菌物质对细菌的破坏作用,保护细菌使其繁殖。 菌毛(类) :本身没有毒性,但它帮助细菌粘附(吸附)与细胞表面,细菌感染的先决条件是要附着(固定)在皮肤粘膜表面上。菌毛就像“苍子”的“毛刺”一样,粘附(吸附)在衣服表面。;侵袭性酶:是某些细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胞外酶,一般不具有毒性,但它可以帮助细菌发挥侵袭力。 可以帮助细菌发挥侵袭力的胞外酶 侵袭性酶包括血浆凝固酶和透明质酸酶等。;毒素:是细菌产生的对机体有毒害作用的毒性物质。 毒素按其来源、性质和作用不同分为内毒素和外毒素两大类。 ;外毒素:病原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分泌到周围环境中的一种有毒代谢产物。 外毒素特点: ⑴毒性强,1mg肉毒毒素可毒死2亿只小白鼠。 20g/只× 2亿只=400万公斤; 400万公斤/80公斤/人=5万人 ⑵有高度选择性毒害,引起特殊的病变。 ⑶大多是蛋白质。故易被热、酸、碱、蛋白酶等破坏。 ⑷主要是G+菌产生,某些G-菌液可产生。 ⑸抗原性强,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可用于治疗)。 ⑹经0.3-0.4%甲醛处理后脱去毒性仍保留免疫原性,可制成无毒的外毒素生物制品称为类毒素(可用于预防接种);2、内毒素;外毒素与内毒素的主要区别;菌量:引起疾病所需的菌量取决于细菌本身毒力的强弱和机体抵抗力的大小。 例如:毒力较强的鼠疫杆菌,在无特异性免疫力的个体中,在途径合适的情况下,几个就可以引起鼠疫。 而毒力较弱的沙门氏菌,需要摄入数亿个才能引起宿主急性胃肠炎。;侵入门户:很多病原菌只能由一定门户侵入机体,并在一定的组织器官定位繁殖才能引起疾病。 例如:破伤风杆菌毒力较强,但它只有在侵入缺氧的深部伤口才能致病。而你把它摸在皮肤上、把它吃下去、把它吸进去,都不致病。又如志贺菌需经侵入肠道才能引起痢疾。 有些菌有多种侵入门户,如结核杆菌可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创伤等多个门户侵入引起感染。;病原菌的致病力与其毒力强弱、侵入途径是否适宜以及侵入数量是否有着密切关系。 致病性=毒力×侵入数量×侵入途径=1;;第四节 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 二、感染的发生与发展;(一)、感染的来源 1、外源性(传染):感染来源于宿主体外; 外源性感染源(传染源)主要有: 病人(患者)、带菌者、患病或带菌的动物 2、内源性:感染来源于宿主体内或体表; 引起此类感染的病菌多是条件致病菌。;外源性感染(传染)病原菌引起传染的传染途径(侵入门户)(传播方式) 传染:病菌由某个体经一定途径到达另一个体引起疾病的过程。 传染源主要有:病人(患者)、带菌者、患病或带菌的动物。 1,呼吸道感染:病菌由传染源咳嗽、喷嚏或大声说话等,将含有病原菌的飞沫或呼吸道分泌物散布到空气中,被易感者吸入而感染。如结核、白喉、百日咳等。 2,消化道感染:病菌由传染源吐泻物随饮食散播,被易感者饮食入而感染。如伤寒、痢疾、霍乱、甲肝、脊灰、蠕虫病等。 3,皮肤粘膜创伤感染:病菌由伤口而感染。如破伤风、金葡菌等。 4,接触感染:病菌经由染源接触并随物品散播,经皮肤黏膜接触而感染。如淋病、梅毒、艾滋、滴虫、尖锐湿疣、布病、炭疽等。 5,节肢动物感染:病菌由传染源经吸血昆虫或医源性注射器方式散播而感染。如鼠疫、疟疾、乙脑等。;三、感染的类型 感染的结局 一是机体免疫力将病原微生物消灭,使传染告终,机体获得痊愈,并遗留有或强或弱、或长或短的免疫力。 二是病原菌战胜机体的免疫力,毒害机体,以至造成长期病症,甚至死亡。 ∴感染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取决于机体和病原菌相互作用的结果。 ;1、隐性感染 当侵入病菌数量较少、毒力较弱,机体免疫力较强时,病菌仅引起轻度病理损害,无明显的临床症状,称隐性感染或亚临床感染。 隐性感染后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能抵御同种细菌的再感染。;2、显性感染: 指侵入病菌数量较多,毒力较强,机体的免疫力较弱时,病菌在机体内生长繁殖,产生毒素,以致使机体组织细胞受到严重损害,生理功能紊乱,并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称显性感染 显性感染如果是由体外的传染性病原

文档评论(0)

celkhn5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