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业转型升级.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绪论 物流业与国民经济的其他各个产业有着紧密的联系,是提高国民经济综合实力的重要基础,物流是现代企业的第三利润源,现代企业在经历了竭力挖掘第一、第二利润源之后已经很难再从其中获取利润,而物流业的重要性开始浮现,其内蕴含的利润业开始被人们发觉。据统计,运输在物流产业中扮演者重要角色,在物流总成本中,运输成本占据鳌头。随经济的发展,物流产业在不断转型升级,运输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在中国,我国的物流业起步较晚,自建国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才开始从国外引进物流概念。自从进入到21世纪以来,我国的物流行业迅速发展,现代物流开始进入企业的眼帘,而运输作为现代物流的核心环节之一,作为现代物流中成本费用最高的环节之一,社会各界更多的开始关注于其发展。而运输环节的发展离不开宏观经济变化与产业转移、国内外运输市场加剧、消费者需求变化、电子商务发展新要求、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机械技术等方面的技术发展以及现代管理技术与思想提供的条件。本文从宏观经济变化与产业转移、国内外运输市场加剧、消费者需求变化、电子商务发展新要求、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机械技术等方面的技术发展以及现代管理技术与思想提供的条件方面对于运输业的转型升级进行分析,指出其转型的条件以及必要性。 第一章 宏观经济变化与产业转移 “十二五”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迈入以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为特征的发展态势。工业化和城市化日益加深,基础设施的建设、人才的培养也在不断的完善,但是由于中国经济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即产业呈现出沿海向内地、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方向的转移。 1 国内外研究综述 国外最早进行研究产业转移机制的是美国发展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W.Arthur Lewis,1984)。研究方法各有特色,但总的可以归为6个理论:美国阿瑟.刘易斯(AhurLewsi)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劳尔普雷维什的中心一外围理论、弗农的产品生周期论、区域经济学者的梯度转移理论、赤松的雁行模式和小岛清边际产业转移理论。 我国最早研究产业转移的学者是卢根鑫(1997),虽然起步较晚,但也提出了符合国情的有价值的理论及观点。纵观国内对产业转移的研究者,主要从经济动因、模式、效应、战略选择及对策、特点和趋势五个方面进行产业转移研究 2 产业转移的动因及分类 内因:产业资本追逐利润的本质; 外因:经济一体化的趋势 产业转移 产业转移 按转移主体及动机不同 扩张性产业转移 撤退性产业转移 国际产业转移 区域间产业转移 按空间范围不同 产业转移分类图 3 促进产业转移措施 1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增强产业转移在运输业的影响力,不但要给企业良好的环境,更要重视软环境的改进与完善。 1.1 政策支持加引导 区位优势对于能否引导产业转移至关重要,但是当地政府是否有给予转移企业优惠政策也不容忽视。为加快产业转移的进程,政府也应出台有利转移产业的政策,例如税收减免、民营经济支持政策、创新科技支持政策、相关行业市场开放政策,并结合当地转移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的产业政策规划,以引导产业转移。 1.2 重视软环境的加强 良好的硬环境对产业转移固然重要,同时也需注意到软环境的影响力,例如服务。良好的服务,可以形成一条完善的产业链,突出集聚效应,形成集群化现象进行产业转移,从而增强产业转移的影响力。 2 加强与物流的共同发展 我国的企业组织模式大多是“大而全、小而全”。产业转移有时会引起地理位置的变化,引发物流成本增加,物流链有脱节现象。企业在这方面应该进行物流外包服务,或者发展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为顾客提供高质量服务,加强与物流的共同的发展。 第二章 国内外运输市场加剧 运输市场可以指运输产品的交换场所或是产品交换关系的总和,又可以是运输产品现实与潜在需求者是集合。 1 国外运输市场现状 1.1 日本 日本对于进入运输市场的企业不仅在场地和资金有高要求,在车辆数量方面也有高要求。如此一来,就有利于企业的规模化,提高运输的社会化、专业化,为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奠定坚实的基础。 1.2 美国 美国运输业市场重视整体化,以整体利益为重。运输市场信息化走在市场的前列,例如美国许多企业把运输市场信息化作为运输市场合理化必不可少的条件。 2 我国运输市场发展现状 2.1 运输市场运行软环境不容乐观,运输信息系统成瓶颈。 众所周知,我国有车辆牌照的制约,本地牌照的车辆开到外地有很多约束条件,不仅要收费,而且在名目上数量上较多,有的根本不给进入异地的权利,例如湖南牌照的车不能在广东停留很久,运输业的发展遭遇限制。 2.2 硬环境各要素各自为政 硬环境主要指公路、铁路、港口的编组站及其他要站。运输业能否发挥效益在于运输方式的有效快速的衔接和准确的快速反应。我国总体而言可以进行两种或多于两种的运输方式的联合,但是也盲目进行了一些无市场需求

文档评论(0)

勤能补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