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防护体系与基本安全标准(新).pptVIP

辐射防护体系与基本安全标准(新).ppt

  1. 1、本文档共1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类始终生活在电离辐射照射之中 在人类赖于生存的环境中,无时、无处没有电离辐射的存在,使得人类从他形成的第一天起就始终生活在电离辐射的照射之中。 但是一直到大约一个世纪以前,人类才发现了电离辐射的存在,并很快随着对电离辐射的应用认识到了辐射对人体的可能损伤,从此开始了辐射防护的历史。 一个世纪以来,人类在利用辐射和核能的过程中不断改进自身对辐射的防护,也改进着对辐射防护的理解,从而不断推动着辐射防护学科本身的发展。 辐射防护特征带来的挑战 1)人体随机性生物效应的存在和线性无阈模式的假定 ; 2)辐射防护的基本出发点在于保护人及其环境,不可能单纯以技术因素为基础,它必然会受到人的生命价值观,以及心理﹑伦理观等社会因素的影响。 ICRP关于防护体系的论述 委员会建立了一个规范的防护体系,其目的是促进形成一个可行的和有条理的防护方法。 科学数据是必要的前提,如有关归因于辐射照射的健康危害资料(技术性),但也必须考虑防护的社会和经济方面(社会性)。一切防护要求必须对不同危害的相对重要性以及危害和利益的平衡作出有价值的判断。 辐射防护体系的历史发展 1954年以后,由于发生在美国的放射学家超额恶性疾病,以及日本原子弹幸存者最初超额白血病数据显示的流行病实例批评 ,都降低了对“阈值概念”的支持 。 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了保护公众的建议。在1956年建议书中制定了周和累积剂量限值,相应地对工作人员的年剂量限值为50mSv,对公众为5mSv。特别重要的是认识到了随机性效应的可能性和无阈性。随即建议“应做各种可能的努力减小所有类型的电离辐射照射到最低可能的水平” 。这就是最早形成的防护最优化概念。 ICRP发布的建议书(总报告) 第1号出版物1959年 第6号出版物1964年 第9号出版物 1966年 1977年 第26号出版物-----第一次定量提出了辐射随机性效应危害,提出了剂量限制体系及其三项基本原则(即防护的正当性和最优化以及个人剂量限制)。 1990年第60号出版物----- 1990年第60号出版物-----有了较大的修改: 1)辐照危害的估计提高了(50mSv/a到 20mSv/a,公众:5mSv/a到1mSv/a); 2)基本体系作了扩展,从剂量限制体系扩展到辐射防护体系。保留了正当性、最优化和个人剂量限制原则,同时考虑到各种照射情况的差别引入了“实践”和“干预”的区分(可以说是两个子体系); 3)更加强调了具有约束的防护最优化来限制由于固有的经济和社会判断所可能带来的不平等。 综上所述,经历了六十多年的发展,以ICRP第60号出版物为代表,形成了辐射防护体系。 建立防护体系的基础 (一)研究工作基础: (1)用于评价辐射剂量的人的解剖学和生理学模式,在此基础上推导得出了对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的空气比释动能或注量的外照射剂量的表格化的标准数据。 (2)分子和细胞水平的研究; (3)实验动物的研究; (4)流行病学研究。 (二)辐射的生物效应基础 : 人体吸收电离辐射的能量后所引起的改变统称为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其性质和程度主要决定于组织吸收的能量。从组织吸收到生物效应的发生,再到机体损伤要经许多的变化,包括:分子水平变化,细胞功能,代谢,结构变化,以及组织和器官系统及其相互关系的变化,非常复杂。大体可分以下三个阶段:物理阶段(10-18s到10-12s); 化学阶段 (10-12s到1~10+3s); 生物学阶段(数小时到若干年) 辐射的生物效应有两类,一类称为确定性效应,另一类称为随机性效应。 确定性效应是有剂量阈值的,只有剂量超过阈值时效应才会发生,其效应在临床上可以被觉察,且其严重程度与剂量有关。 随机性效应无剂量阈值存在,其效应在临床上难于觉察,其发生概率与剂量有关。 随机性效应是在照后很久才显现出来的各种随机性效应,包括癌症危险的增加以及由动物实验研究结果所推论的遗传疾患的增加。这些随机性效应看来没有阈剂量存在,并且可能于小辐射剂量照射(1Gy的很小一部分)之后发生而且其发生,几率与受照剂量的大小有关。 辐射引起的健康效应概述 上述两种生物效应可以作为判断防护行为的基础。 从辐射防护来讲,要基于上述两种生物效应来采取相应的行动。 首先,在可能超过有关器官确定性效应剂量阈值时,几乎在任何情况下均应采取防护行动。对年剂量高到100mSv时采取防护行动几乎始终是正当的。 其次,在低于100mSv的辐射剂量时,假定随机效应发生率的增加存在一个小的概率,并且在本底剂量之上与辐射剂量的增加成正比,即所谓线性无阈(LNT)这种管理辐射照射危害最实际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fcel5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