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信息安全管理办法
1. 概述
1.1 目的
为指导安全等级保护相关工作,做好的信息安全保障工作。
1.2 范围
为信息安全职能部门进行监督、 检查和指导的依据。 随着内容的补充和丰富, 为等级保护工
作的开展提供指导。
1.3 术语
1. 敏感数据
敏感数据是指一旦泄露可能会对用户或人民银行造成损失的数据,包括但不限于:
1.用户敏感数据,如用户口令、密钥;
2.系统敏感数据,如系统的密钥、关键的系统管理数据;
3.其它需要保密的敏感业务数据;
4.关键性的操作指令;
5.系统主要配置文件;
6.其他需要保密的数据。
2. 风险
某种威胁会利用一种资产或若干资产的脆弱性使这些资产损失或破坏的可能性。
3. 安全策略
主要指为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定的行动方针、路线、工作方式、指导原则或程序。
4. 安全需求
为使设备、信息、应用及设施符合安全策略的要求而需要采取的保护类型及保护等级。
5. 完整性
包括数据完整性和系统完整性。 数据完整性表征数据所具有的特征, 即无论数据形式作何变
化,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均保持不变的程度; 系统完整性表征系统在防止非授权用户修改
或使用资源和防止授权用户不正确地修改或使用资源的情况下, 系统能履行其操作目的的品
质。
6. 可用性
表征数据或系统根据授权实体的请求可被访问与使用程度的安全属性。
7. 弱口令
指在计算机使用过程中,设置的过于简单或非常容易被破解的口令或密码。
2. 信息安全保障框架
2.1 信息安全保障总体框架
2.2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框架
2.3 安全管理内容
3. 信息安全管理规范
3.1 物理安全
3.1.1. 物理位置的选择
机房和办公场地应选择在具有防震、防风和防雨等能力的建筑内。
3.1.2 物理访问控制
需进入机房的来访人员应经过申请和审批流程,并限制和监控其活动范围;
机房划分为生产区、辅助区。
3.1.3 防盗窃和防破坏
应将主要设备放置在机房内;
应将设备或主要部件进行固定,并设置明显的不易除去的标记;
应将通信线缆铺设在隐蔽处,可铺设在地下或管道中;
应对介质分类标识,存储在介质库或档案室中;
主机房应安装必要的防盗报警设施。
3.1.4 防雷击
机房建筑应设置避雷装置;
机房应设置交流电源地线。
3.1.5 防火
机房应设置灭火设备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3.1.6 防水和防潮
水管安装,不得穿过机房屋顶和活动地板下;
应采取措施防止雨水通过机房窗户、屋顶和墙壁渗透;
应采取措施防止机房内水蒸气结露和地下积水的转移与渗透。
3.1.7 防静电
关键设备应采用必要的接地防静电措施。
3.1.8 温湿度控制
机房应设置温、湿度自动调节设施,使机房温、湿度的变化在设备运行所允许的范围之内。
3.1.9 电力供应
应在机房供电线路上配置稳压器和过电压防护设备;
应提供短期的备用电力供应,至少满足关键设备在断电情况下的正常运行要求;
机房重要区域、重要设备应提供 UPS单独供电。
3.1.10 电磁防护
电源线和通信线缆应隔离铺设,避免互相干扰。
3.2 网络安全
3.2.1 结构安全
应保证关键网络设备的业务处理能力具备冗余空间,满足业务高峰期需要;
应保证接入网络和核心网络的带宽满足业务高峰期需要;
应绘制与当前运行情况相符的网络拓扑结构图;
应根据各部门的工作职能、 重要性和所涉及信息的重要程度等因素, 划分不同的子网或网段,
并按照方便管理和控制的原则为各子网、网段分配地址段。
3.2.2 访问控制
应在网络边界部署访问控制设备,启用访问控制功能;
应能根据会话状态信息为数据流提供明确的允许 / 拒绝访问的能力,控制粒度为网段级;
应按用户和系统之间的允许访问规则, 决定允许或拒绝用户对受控系统进行资源访问, 控制
粒度为单个用户;
应限制具有拨号访问权限的用户数量。
3.2.3 安全审计
应对网络系统中的网络设备运行状况、网络流量、用户行为等进行日志记录;
审计记录应包括事件的日期和时间、 用户、 事件类型、 事件是否成功及其他与审计相关的信
息。
3.2.4 边界完整性检查
应能够对内部网络中出现的内部用户未通过准许私自联到外部网络的行为进行检查。
3.2.5 入侵防范
应在网络边界处监视以下攻击行为:端口扫描、强力攻击、木马后门攻击、拒绝服务攻击、
缓冲区溢出攻击、 IP 碎片攻击和网络蠕虫攻击等。
3.2.6 网络设备防护
应对登录网络设备的用户进行身份鉴别;
应对网络设备的管理员登录地址进行限制;
网络设备用户的标识应唯一;
身份鉴别信息应具有不易被冒用的特点,口令应有复杂度要求并定期更换;
应具有登录失败处理功能, 可采取结束会话、 限制非法登录次数和当网络登录连接超时自动
退出等措施;
当对网络设备进行远程管理时,应采取必要措施防止鉴别信息在网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