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核的BFD协议实现及测试-软件工程专业论文.docxVIP

基于多核的BFD协议实现及测试-软件工程专业论文.docx

  1. 1、本文档共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独 创 性 声 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 工作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 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为获得电子科技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 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 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签名:徐庆和 日期:2012 年 06 月 18 日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电子科技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 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 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电子科技大学可以 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 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签名: 徐庆和 导师签名: 程光辉 日期:2012 年 06 月 18 日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摘要 摘 要 随着电子计算机信息化以及网络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电信运营商对于数据 通讯设备的故障检测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运行在信令网上的接口,如 CPOS,E1T1,ATM 等,都能利用物理层提供的快速故障检测功能满足一些业务 的快速切换需求。对于以太网而言,在两台传输设备信号中断的一定时间内,设 备接口信息依然保持 UP 状态。因此,建立在物理层之上的上层协议,如 OSPF, ISIS,MPLS,VRRP 等,最快也只能提供秒级的故障检测能力。在这种情况下, 即使是信令网也无法满足特殊业务的高速故障检测需求。 本论文针对通信行业中数据通讯设备商出品的电信级别路由器 BFD 高速故 障检测功能展开相关研究工作,提出一种基于双核的 BFD 实现思路及方法。它同 传统的“Hello”检测机制相比,实现了一种轻负荷、持续时间短的检测,使链路检 测速度达到毫秒级。并且在这一设计中,BFD 处理的低开销使其具有很好的扩展 性和更广的适用性。在具体实现过程中,我们利用辅助 CPU 将 BFD 会话建立和检 测的过程与主 CPU 高速的报文转发过程独立开来。因此,辅助 CPU 对 BFD 报文 的识别处理以及 BFD 会话自身的建立删除都是实现的重点。除此之外,在现实应 用环境中要保证主 CPU 数据报文的高速转发与辅助 CPU 中 BFD 报文的收发不相 互冲突。在实现的同时,我们设计基于多核 BFD 特性相关的测试方法和技术。在 经过几轮遍历测试后,系统趋于稳定,代码合入风险大大降低。 本论文所研究的双核 BFD 特性模块基于公司已有的 COMWARE 软件平台选 择 C 语言来开发完成,并在公司电信级路由器 SR8800 上完成相关测试工作。由于 该研究将网络数据报文和 BFD 会话通信报文在不同 CPU 上实现,在不影响数据 报文的收发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故障检测速度。目前,本论文研究成果已在公司 电信级路由器上得到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BFD,多核,快速检测,双向转发检测 I ABSTRACT ABSTRACT With further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computer science and network technology, telecom operators ha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fast-forward detection capability of network equipment. The running interface on Ethernet, like CPOS, E1T1, ATM, all of them can use fast-forward detection which provided by physical layer to satisfy some requirements for fast switching. Then, for Ethernet, when the transmission of signal between two devices interrupted, the interface of equipment still “UP”, because the signals of equipment are normal. So the protocol which base on physical layer, like OSPF, ISIS, MPLS, VRRP, can only provide seconds grade of fast-forward detection capability in their fastest spe

文档评论(0)

131****984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