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区域农村土地场发育的农户行为响应-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第 18卷 第 3期 自 然 资 源 学 报 Vo1.18 NO.3
2003年 5月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M ay,2003
区域农村土地市场发育的农户行为响应
与农业土地利用变化
一 以江苏省苏州市、南京市、扬州市村庄及农户调查为例
方 鹏 ,黄贤金2,陈志月 ,濮励杰2,李宪文
(1.南京农业大学 土地管理学 院 ,江苏 南京 210095;2.南京大学 城市与资源学系 ,江苏 南京 210093;
3.中国土地勘测规划 院,北京 100029)
摘要 :在江苏省苏州市 、南京市 、扬州市各 自选择 了2个村 的基础上 ,运用对 240个农户 的抽样调查
资料 ,建立 了区域农业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的数量经济模型 ,较为深入地分析 了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引
导下的农户行为对于农业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 明,在农户决策行为起主导作用 的前提
下 ,农业土地利用正在逐步 由传统的大 田作物 向效益更高的经济作物和水产养殖等地类转化 ;农户
家庭非农就业水平 的提高有效地推进 了这一转化 ;同时 ,农户受教育水平 的高低 以及政府行为都在
一 定程度上影响着农业土地利用变化 。最后从区域非农产业和城镇化发展、深化农村土地产权 的物
权化改革、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的完善、建立农村土地流转 中介机制 、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及 积极推
进农村户籍制度改革等方面提 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 。
关 键 词 :农村土地流转市场 ;农户行为 ;农业土地利用变化
中图分类号 :F30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3037(2003)03-0319-07
随着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 的不断深化改革 ,中国农村土地市场发育迅速 ,市场机制在农村
土地资源配置 中的重要地位不断显现 1。同时,由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农户 日益成为农业土
地利用的主体 ,因此 ,宏观经济环境变化背景下的农户行为将对农业土地利用产生十分重要
的影Illh][21。区域工业化、城市化水平 的提高 ,以及市场经济机制 的不断完善 ,也为农村土地流
转市场发育创造 了积极的环境条件 ,2001年江苏省土地流转量为 7.78xl0hm2,比1999年增
加 了 19.6%[31,占全省耕地面积 的 1.56%。从农户行为响应 的理论分析来看 ,农村土地流转市
场对于农户行为有着直接 的影 响 (图 1),然而在农业土地利用实践 中,农村土地流转市场 究
竟对于农业土地利用变化存在多大程度 的影响呢?这里 以江苏省处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苏
州市 、南京市 、扬州市为例 ,在选择典型村庄进行农户调查的基础上 ,通过建立数量经济模型
进行分析 。
1 样本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农村土地流转状况分析 比较
根据江苏省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的差异性 ,调查区域分别选择了苏南地区(苏州地区
收稿 日期 :2002—08—10;修订 日期 :2003—01—10。
基金项 目:国家 自然科学基、国土资源部重点科技项 目(2001010102)和教育部重点项 目(2000ZDXM7900
02C)联合资助 。
第一作 者简介 :方鹏 (1970~),男 ,江西人 ,助研 ,硕士 ,已发表论 文 1O余篇 ,主要研究土地经济与政策 。E—mail:
funpn@njau.edu.cn
致谢 :感谢南京农业大学 曲福 田教授 、周曙东教授对于本项研 究工作 的指导和帮助 。同时,感谢南京农业大学张笑寒 、
徐萍等 同志对于本项 目研究过程 中农户调查工作的参与。南京市人 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农业委员会办公室毛新平 、常
熟市委农村工作部薛静芬 、宝应县农村工作部王其龙等先生,对于农户调查工作给予了很大帮助,这里一并致谢 。最后还
要感谢论文 审稿人对论文修改所提 出的建设性意见 。
I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