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译注3 丛书.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庄子译注 (3 ) 原著:[战国] 庄子 胠箧 [题解] 本篇宗旨仍在宣扬任性无为的政治理想,反对用仁义礼法来束缚人性。全篇分三部 分,首先以防盗贼为例,人们束紧口袋,锁牢箱柜,在于防盗。可是,大盗把口袋、箱柜 一起拿走,生怕束得不紧、锁得不牢。这样一来,防盗的手段岂不是为盗贼方便而设吗? 田成子窃得齐国,连同治国的“圣知之法”一起盗去,所以能够安然无事。由此看来,“圣 人之法”岂不是为窃国者方便而设吗?又进而指出,圣人提出的治理天下的办法,善人、 恶人都可以用,善人用来作好事,恶人用来作恶事,而天下恶人多,善人少,故而这套办 法对天下人来说害多利少,应当打碎。其次,指出当今社会一切文明成果皆为大盗所窃, 变成维护他们私利的工具,以至出现 “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的局面。因此,只有绝圣弃知,摈弃一切文明成果,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种不合理状况, 重新回到玄同浑沌的时代。最后部分又重新描述一番“至德之世”的美妙图景,并批判“好 知”,指出 “好知”是引起一切纷争和动乱的根源,无知无欲,返朴归真,才能达到理想 的社会。 (1) (2) 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 ,则必摄缄滕、固扃鐍 ,此世俗之 (3) 所谓知也。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 ,唯恐缄滕扃鐍之不固也。 (4) 然则乡之所谓知者 ,不乃为大盗积者也?故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知者, 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齐 (5) (6) 国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罔署之所布 ,耒耨之所剌 ,方二千余里。 (7) (8) (9) 阖四竟之内 ,所以立宗庙社稷 ,治邑屋州闾乡曲者 ,曷尝不法圣人哉! (10) 然而田成子一旦杀齐君而盗其国 。所盗者岂独其国邪!并与其圣知之法而 (11) 盗之。故田成子有乎盗贼之名,而身处尧舜之安,小国不敢非 ,大国不敢 (12) (13) 诛 ,十二世有齐国 。则是不乃窃齐国并与其圣知之法,以守其盗贼之 (14) 身乎 ?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至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至圣者, (15) (16) (17) 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龙逢斩 ,比干剖 ,弘胣 , (18) (19) 子胥靡 ,故四子之贤 ,而身不免乎戮。故跖之徒问于跖曰: “盗亦有 (20) (21) (22) 道乎 ?”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 ?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 ;入先, 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 天下未之有也。”由是观之,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 (23) 。天下之善人少而不善人多,则圣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故曰, (24) (25) (26) 唇竭则齿寒 ,鲁酒薄而邯郸围 ,圣人生而大盗起。掊击圣人 ,纵舍 (27) 盗贼 ,而天下始治也。 [注释] (1)胠箧 (qú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