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常见病害》word版.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西红柿常见病害》word版.doc

西红柿常见病害 番茄缺钾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 症状 番茄生长初期,缺钾症状先由叶缘开始,叶缘失绿并干枯,严重的叶脉间的叶肉 失绿。在果实膨大期,果穗附近的叶片最容易表现缺钾症状,先表现为叶缘失绿,然后干枯, 似烧焦状。缺钾植株所结的果实着色不良,如果在缺钾的同时氮素过多还容易出现绿背果。 在浇水量大和氮素过剩的情况下,如果钾素供应不足,叶片表现为颜色深绿并柔软,容易感 染各种病菌,而在干旱条件下缺钾,叶片呈深绿色,且较僵硬,耐旱能力明显降低,伴随有 落花和落果现象,果实小,有棱角,着色不良。 病因 土壤缺钾现象容易发生在砂土和老龄保护地土壤上。在有的砂土上虽然速效钾含 量水平并不低,生育前期并不表现缺钾现象,但是,由于土壤速效钾储量不足,在需钾量较 大的果实膨大期容易出现缺钾症。此外,经多年栽培的保护地土壤的缺钾原因往往是由于长 期忽视了钾肥的施用,土壤钾元素长期处于被消耗状态,土壤钾元素含量降低,出现缺钾。 番茄出现缺钾症的另一种原因是在土壤铵态氮积累的条件下,由于铵离子与钾离子的拮 抗作用,影响了番茄根系对钾离子的吸收而使番茄缺钾。这种缺钾现象多发生在一次性追施 铵态氮肥料和尿素量较大的条件下,干旱和高温能使缺钾症状加重。 防治方法 番茄是需钾量较大的作物,在生产上应注意钾肥的施用。首先应多施有机肥。 在化肥施用上,应保证钾肥的用量不低于氮肥用量的1/2。改变露地栽培一次性施用钾肥的 习惯,提倡分次施用,尤其是在砂土地上。 番茄低温障碍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   【症状特征】:幼苗遇低温,子叶上举,叶背向上反卷,叶缘受冻部位逐渐枯干或个别叶片萎蔫干枯;低温持续时间长,叶片暗绿无光,或顶芽生长点受冻,根系生长受阻或形成畸形花,造成低温落花或畸形果;果实不易着色成熟或着色浅影响品质,严重的茎叶干枯而死。 【发病原因】:番茄起源于热带,气温低于13℃时不能正常座果,夜温低于15℃造成落花落果,气温在10℃或低于10℃易发生冷害,长时间低于6℃植株将死亡。番茄果实遇-1℃会发生冻害。 番茄在气温高于 10℃时就能生长, 13℃以上能正常坐果,生产上白天温度达 到24~26℃,夜温13℃可充分发育。但生产中气温低于13℃生长发育迟缓,低于10℃茎叶 生长停滞,长时间低于6℃植株将会因冷害死亡,-l~ -3℃受冻,植株迅速死亡,如植株 生长势弱或养分消耗过多,2℃时也会受冻。   【防治方法】:(1)低温锻炼。(2)选择晴天定植,以利根系恢复生长。(3)采用地面覆盖。(4)必要时临时加温。(5)选用耐低温品种,如津粉65抗寒性较好。(6)及时采取挽救措施。根系尚未冻坏,虽可长出侧枝但产量大减;建议改种其他蔬菜。 番茄氨气危害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   【症状】:番茄受氨气危害一般先在中部叶片出现水浸状斑点,接着叶片边缘变成黄褐色,叶片下垂,最后枯死。一般早春通风不利时易发生。 【发生原因】: 在连年种植番茄的老温室里,大量施用化肥或牲畜粪肥后,土壤由碱性变为酸性,土壤盐渍化严重,硝酸化细菌活动受到抑制,致使亚硝酸不能正常、及时地转变成硝酸态氮,从而产生大量亚硝酸气体,部分亚硝酸气体会从土壤中逸出,造成亚硝酸气体为害。 过量施用氮肥是发生氨气危害的主要原因。尤其保护地栽培施用过量的铵态氮肥和尿素,遇高温就易分解而逸出氨气,当氨气积累达到一定浓度,番茄就会中毒。   【防治措施】:①控制氮肥用量,选用缓释性肥料和有机肥,是防止氨气中毒的关键措施。如:硝酸钾(全硝态氮,没有挥发性,且氮、钾同补)②早春保护地栽培,应及时通风换气,驱除积累的有害气体。 番茄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 灰霉病是保护地番茄的重要病害,直接为害果实,引起烂果,对产量很大。此病除为害番茄外,还为害黄瓜、大椒、茄子、韭菜、生菜、西葫芦等。+?? ?+症状  该病在苗期、成株期都有发生,且对叶、茎、花、果均可为害。苗期染病,多从苗的上部或曾经受伤害(包括机械伤、冻伤等)部位开始。病部灰褐色、腐烂,表面密生灰色霉层。成株期染病,多从叶尖、叶缘开始,向叶内呈“V”字形发展。初为水渍状坏死斑,浅褐色,湿度大时,病斑快速发展成不规则形,有深浅颜色相间如轮纹的大病斑,表面生灰霉。花期,病由开败的花萼处或花托部位侵入,渐向果实发展,使果实蒂部呈水渍状灰白色软腐,并产生灰色霉层。果实膨大时,病菌沿残留柱头或从脐部侵染,初为凹陷的小黑点,渐水渍状发展、扩大、腐烂,并生出灰色霉层,导致病果脱落。花染病,多从花托始,致花枯萎,病部长出灰色霉层。+???+病原  Botrytis+cinerea+Pers+半知菌亚门灰葡萄孢真菌。孢子梗丛生,具隔,梗顶1~2个分枝,密生小柄,并着生大量图形或椭圆形的分生孢子。该菌有较强的抗逆力。0~42℃范围内均可存活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严**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