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环境规划学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环境容量与环境承载力 一 、环境系统与环境规划 (一)环境系统 环境系统: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多层次、远离 平衡态的开放动态系统。 大气、水、土、各种生物以及人类生存所处的 近地空间以及各种人工建筑物。 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城市环境。 环境系统的功能指环境系统与外部介质相互作 用的能力,它由环境系统的固有结构决定。 (一)环境系统 (二)环境系统与环境规划关系 (二)环境系统与环境规划关系 二、环境承载力与环境规划 (一)环境容量与总量控制 1.概念与定义 环境容量:某一环境系统在维持正常的结构和功能的前提下,所能承纳污染物以及能提供资源的最大量。 总量控制:通过控制一定时间、区域内污染源允许排放总量,并优化分配到各污染源,以实现预定环境目标的环境规划管理措施。 (一)环境容量与总量控制 2.环境容量与总量控制的应用 20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启动了环境容量与水体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应用于环境管理中,成为一种环境管理制度。 我国污染控制经历了浓度控制、目标总量控制,目前正在向基于环境容量的总量控制方向转变。 (一)环境容量与总量控制 3. 总量控制分类 容量总量控制:把允许排放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在受纳水体给定功能所确定的水质标准范围内。 目标总量控制:把允许排放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在管理目标所规定的污染负荷削减率范围内。 行业总量控制:是从行业生产工艺着手,通过控制生产过程中的资源、能源的投入以及控制污染物的产生,使排放的污染物总量限制在管理目标所规定的限额之内。 (二)环境承载力 1.环境承载力的概念 环境承载力指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阈值。 2.环境承载力的概念模型 EBC=f(T,S,B) T:时间;S:空间;B:人类经济行为 (二)环境承载力 3.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 资源供给指标: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等; 社会影响指标:经济实力、污染治理投资、公用设施水平和人口密度等; 污染容纳指标:污染物的排放量、绿化状况和污染物净化能力等。 (二)环境承载力 4.环境承载力与环境规划的关系 环境规划不仅要对重点污染源的治理做出安排,而且要以环境承载力为约束条件,在环境承载力的范围内对区域产业结构和经济布局提出最优方案。 环境规划的目标是不断提高环境承载力,在环境承载力范围之内制定经济发展的最优政策。 (二)环境承载力 5.环境容量与环境承载力的关系 区别:⑴容载对象不同:环境容量是环境系统对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环境承载力是环境系统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最大承载量。⑵服务对象不同:环境容量在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布局方面应用;环境承载力主要用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联系:⑴它们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环境容量是环境对区域发展提供的阈值,是环境功能作用的“外部性”;环境承载力是环境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支持的最大阈值,是环境功能作用的“内部性”。⑵环境承载力是以环境容量为基础的。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与人地系统 一、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一)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观 (二)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观 1.可持续发展 1987年,WCED在《our common future》中的定义:“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或“在不危及后代人需求的前提下,寻求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发展途径”。 不同国家、地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不同,内涵也不同。但以下3个方面是一致的:⑴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发展;⑵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综合,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与资源协调一致发展;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可持续。 (一)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观 2.可持续发展观 ⑴强调持续性:可更新资源的使用率应小于自我更新率;不可更新资源的耗竭速度应低于寻求可更新资源代用品的速度;废弃物的排放量不超过环境容量。 ⑵体现公平性:其一是代与代之间的公平;其二是代内之间的公平。 ⑶追求协同发展: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同发展。 ⑷推崇人与自然和发展与环境协调的价值观。 (二)实现可持续发展 1.以自然资源永续利用为前提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2.清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 3.生态技术 4.做到环境资源商品化,促进可持续发展 1.以自然资源永续利用为前提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可再生资源:在资源开发时,必须在后续时段中使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至少达到目前的水平。 不可再生资源:在资源耗尽之前,必须找到能替代的新资源。 2.清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 生产过程: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材料,并在全部排放物和废物离开生产过程以前,减少它们的数量和毒性。 产品:减少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方法: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