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贤故里介休》-精品课件(设计).pptVIP

《三贤故里介休》-精品课件(设计).ppt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介休简介 介休市位于山西省中南部,太丘山北侧,汾河南畔。距省会太原市139公里,是一座正在崛起的年轻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全市总面积744平方公里,人口37万,辖7镇3乡251个行政村5个街道办事处。境内平川、丘陵、山区各占三分之一,从北向南梯次排列,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交替分明,日照充裕,气候温和,年均气温10.4℃,平均降水量477.2毫米。 介休三贤 郭林宗 介子推 文彦博 郭林宗 郭泰(128年-169年),字林宗,东汉太原介休(今属山西)人。在东汉末桓、灵二帝时期士人集团同宦官集团的激烈斗争中,郭泰是士人的著名代表和太学生的主要首领之一,他还以不愿就官府的征召而名著于世。东汉著名学者、思想家及教育家,人称“有道先生”,为东汉太学生领袖。与春秋时晋国介子推以及宋朝宰相文彦博合称介休三贤 其人其事 那一年,郭泰初涉京师洛阳,经陈留名士符融的介绍,前往拜访河南尹李膺。李膺,字元礼,是当时声望很高的土人领袖,因他生性亢直,不喜交接。为官“风裁峻整”,力反宦官专政,被京师太学生标榜为“天下楷模李元礼”,时人极难与之接近,土人中能被他容纳的,都被称之为“登龙门’”。符融将郭泰引见后,向李膺介绍说,郭泰是“海之明珠,未耀其光。鸟之凤凰,羽仪未翔”。李膺接见郭泰后,亦非常欣赏郭泰的人品才学,待以师友之礼,他感慨万分地说:读书人我见多了,可是,“未有如郭林宗者”。以李膺当时的影响和身份,竟然如此青睐郭泰,京中众儒当然更是刮目相看,于是郭泰顿时名震京师,成为当时的知名人物。后来,郭泰离洛阳返太原时,赶来送行他的车辆竟达千乘之多 文彦博 文彦博,生于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年),卒于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字宽夫,号伊叟,汾州介休(今属山西)人,北宋时期政治家、书法家。他历仕仁、英、神、哲四帝,出将入相,有五十年之久。任职期间,秉公执法,世人尊称为贤相。曾成功地抵御了西夏的入侵。宰相期间,大胆提出裁军八万之主张,为精兵简政,减轻人民负担。晚年皈依佛法。 其人其事 文彦博遇事沉着、冷静,处理事情也非常果断,且多为国家社稷着想。当时西部边境有军事行动,常有将官临阵先退、望敌不进的情况发生。文彦博上奏朝廷云;“此事于太平年间尚属无妨,若遇战乱年代,何所济之?平时将权不专、兵法不峻耳。”宋仁宗采用了他的意见。文彦博曾与枢密使庞籍讨论淘汰冗兵减省冗费事,朝中大臣多认为此法不容易行得通,因为朝廷过去害怕在灾荒年间发生灾民暴动,便在灾区大规模征兵,以减其势;分若减省冗兵,恐怕所减之人聚为盗贼,危害社会安定。仁宗也迟疑不决,文彦博决然地说,“分公私困竭,冗兵是其原因之一,若汰兵有事发生,臣请为国而死!”朝廷接纳了文彦博的意见,如其言,没有任何事情发生。[3] 文彦博以直使馆任河东转运副使,河东路所管辖的麟州,与西夏相邻,运饷道路迂回绕远且难走,在银城河外有唐朝时所修故道,废已久无人治理。文彦博上任,亲自带人修复故道,使运饷路途近而好走,在麟州城里积聚很多粮草,西夏元昊率军来进攻,看到有准备,遂撤去。 介子推 一说是生于闻喜户头村,还有一说是生于夏县裴介村(山西省灵石县旌介村)。长在夏县裴介村,死后葬于介休绵山(有名作介山)。一作介之推(介推),亦称介子。另有姓王名光之说。生年不详,卒于晋文公元年(前636年)。县志云,文公返国,介子推“不言禄”,隐于绵山。晋文公欲求却不得,放火焚山,他抱树而死。相传,寒食起源于晋文公火烧介子推的故事。又据通志,介子推“隐后三十年,见东海边卖扇”。如是,其卒年可能在晋成公年间(前607年~前600年)。 其人其事 割股充饥 早年重耳出亡时,先是父亲献公追杀,后是兄弟晋惠公追杀。重耳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据《韩诗外传》,有一年逃到卫国,一个叫做头须(一作里凫须)的随从偷光了重耳的资粮,逃入深山。重耳无粮,饥饿难当向田夫乞讨,可不但没要来饭,反被农夫们用土块当成饭戏虐了一番。后来重耳都快饿晕过去了,为了让重耳活命,介子推到山沟里,把腿上的肉割了一块,与采摘来的野菜同煮成汤给重耳。当重耳吃后知道是介子推腿上的肉时,重耳大受感动,声称有朝一日做了君王,要好好报答介子推。在重耳落难之时,介子推能如此肝脑涂地,忠心耿耿,实属难能可贵。 辞官不言禄 十九年的逃亡生涯结束后,重耳一下子由逃亡者变成了晋文公, 介子推时值周室内乱,“未尽行赏”,便出兵勤王,“是以赏从亡者未至隐者介子推”。对此,介子推没有像

文档评论(0)

花好月圆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