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生物复习资料完整版.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8 用心 爱心 专心 八年级(下)生物复习资料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7.1.1 植物的生殖 子房花丝胚珠花药 子房 花丝 胚珠 花药 花粉 成熟植株 花萼、花冠等 花蕊 雌蕊 雄蕊 柱头 花柱 卵细胞 精 子 受精卵 种子的胚 新一代植株 2.有性生殖: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 3.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等。 4.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砧[zhēn]木。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经嫁接产生的新植物体保持原接穗植物的性状。例如,将甜桃嫁接到毛桃树上,接穗长成的新枝上会结出甜桃。苹果、梨、桃等果树常进行嫁接繁殖。 扦插就是指从植物体上剪取一部分茎、叶或根插入土壤中,使其生根发芽长成新植株的方法。甘薯、葡萄、菊、月季等进行扦插繁殖。 5.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利用无性生殖原理,使植物组织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高新技术手段。组织培养要求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组织培养可用来培育植物新品种,可在短期内大量繁殖植物,还可培养脱毒植株。 〖练习〗将马铃薯的块茎切成小块来种植时,每一小块都要带有一个芽眼,理由是有一个健壮饱满的芽,才是繁殖成功的关键。芽可以成长为新的个体。没有芽的马铃薯小块,在土壤中会很快腐烂,很难实现繁殖的目的。 §7.1.2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家蚕通过有性生殖方式产生后代。家蚕的一生要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幼虫在发育过程中要蜕皮4次。 比较家蚕的幼虫、成虫和蛹的形态特点和生活习性,并填写下表。 时期 形态特点 生活习性 幼虫 身体柔软,具有环节,胸腹部有8对足 主要以桑叶为食,有蜕皮现象。化蛹前吐丝结茧 成虫 有三对足,两对翅,体被白色鳞毛 不取食,几乎不能飞行,雌雄交尾后,雄蛾死亡,雌蛾产卵后也死亡 蛹 体表光滑,体型呈椭圆柱状 不食不动,羽化成蛾,破茧而出 变态发育: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完全变态:卵→幼虫→蛹→成虫 举例:家蚕、蜜蜂、蝶、蛾、蝇、蚊 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 举例:蝗虫、蝉、蟋蟀、蝼蛄、螳螂 蝗虫的发育:受精卵→若虫(又叫跳蝻)→成虫。若虫蜕皮5次后才能发育成成虫。 〖练习〗列表比较家蚕与蝗虫的生殖和发育的异同点。 比较 相 同 点 不 同 点 家蚕 有性生殖,发育为变态发育 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幼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成虫有显著不同,为完全变态发育 蝗虫 有性生殖,发育为变态发育 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相似,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7.1.3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两栖动物的特点: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用肺呼吸。 2.蛙的生殖发育过程: (排卵排精,提高受精率)繁殖行为个体发育(卵→蝌蚪→幼蛙→成蛙)雄蛙鸣叫→雌雄蛙抱对→受精卵→蝌蚪 (排卵排精,提高受精率) 繁殖行为 个体发育(卵→蝌蚪→幼蛙→成蛙) (求偶) 雄蛙鸣叫的器官:鸣囊。 3.蛙生殖发育特点:有性生殖、体外受精、水中发育、变态发育。 4.列表比较早期蝌蚪与成蛙在外部形态上的不同点。 比较 早期蝌蚪 成  蛙 外形特征 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部,没有四肢 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四肢,没有尾 头部 感觉器官不发达,头后两侧有鳃 视觉、听觉敏锐,无鳃(有肺),适于陆地上生活 躯干、四肢、尾 通过躯干和尾部的摆动产生运动,适于在水中游动 后肢强大,前肢短小,适于陆地上跳跃。后肢趾间有蹼,适于在水中游泳 5.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而成体则需在陆地上生活。这样就使大多数两栖动物只能分布在水域附近的潮湿的地区。环境变迁也是影响两栖动物分布的重要因素,随着池塘、河流、湖泊等水域环境的缩小,两栖动物的分布范围也愈来愈小。因此,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是导致两栖类分布范围较小,种类也较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3)科学家根据地理学和生物学的相关知识推断,两栖动物在生物圈中的发展经历了由盛到衰的过程,如下表。 距今大概的年数 两栖动物发展状况 环境条件 3.45亿~2.25亿年 种类繁多,是两栖动物发展的繁盛时期。 气候温暖湿润,水域分密布,食物丰富。 2.25亿年至今 两栖动物走向衰退,种类减少,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