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谨慎对待生活中的统计数据
???????????????????????????? ??——《统计陷阱》读书笔记
? ??第一眼看到《统计陷阱》这本书的时候,以为它是用来指导学生如何学习统计学,如何避开统计学中那些具有误导性和迷惑性的知识与易错点。抱着尝试的心态读了读总序,才发现它挖掘的是生活中的统计陷阱,揭露生活中那些运用统计学知识来设计、操纵的诡计。这一发现令我兴趣大增。而且这本书抛弃了以往一些学科著作一贯说教的方式,,采用活泼有趣的语言,拉近读者与作者的距离,其中娓娓道来的各个事例也让你不禁感叹陷阱就在身旁,与作者一同处于第三方的角度剖析统计陷阱的诡秘之处更是让人大呼过瘾。
其中一章介绍关于平均数的知识,这里的“平均数”真是令人大开眼界。原来平均数有着很广泛的概念,它既指均值也包括中位数和众数。也许这样看来这个“平均数”还不够有趣,不过当它们被“精心挑选”后用于不同的地方便会有大大不同的效果。书中提到的事例是关于某一住宅区居民的年均收入。当房地产公司希望你能购买此处房子时,你会得知此处居民的年均收入为15000美元,而当你遇见某纳税委员会的成员为了降低税率、降低财产估价或者降低公共交通费用而四处奔走时,你会得知此处居民的年均收入只有3500美元。他们谁也没有撒谎,出现差距如此之大的数据只是因为他们用了两种不同的平均数,数值较大的均值与数值较小的中位数。均值与中位数的巨大差别则是来自于在此区拥有房产用于度周末的三位百万富翁,他们的巨大年收入拉高了此处绝大多数居民的年均收入——那些小农、工薪阶层还有靠退休金过日子的老人。相同的数据,选择不同的操作便能显现出不同的效果用以达成各人的目的。实际生活中的大公司也经常如此处理平均数用来发布数据,这便是生活中一部分关于统计学的陷阱。所以当我们看到那些漂亮的,精确的、令人心动的数字时,先不忙着激动欢呼或者沮丧叹气,不妨先认真地研究一下这些数据是如何被得到的以及如何被处理的,它的精确含义是什么,因为也许你看到的数字只是有心人为了得到读者的像你最初那样反应而精心处理过的。除了数字,图形也是同理。
图形,最简单的用处便是直观地传递信息,然而一般呈现在你眼前的图形都不仅仅只有这种用处。他们更大的用途是渲染一种效果——让你为之激动或者愤怒。
书中拿了最简单的直线类统计图形来举例。“让朴实的10%变得比100%的增长率更让人欣喜”的方法之一是将图形的底部抹去,数据相同,图形相同,可那几乎快升至图表顶端的直线总是更让人激动。“就像语法课上遇到的省略句,这种图形也能被‘理解’,但是眼睛却不能‘理解’被抹去的那一部分”,这便让国民收入增长了10个百分点变成了国民收入惊人地攀升了10个百分点。除此之外,改变横轴与纵轴的刻度比例关系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将纵轴的刻度缩减为原来的十分之一,这样同样能达到法一那样的效果,甚至更佳的效果。这些无可指责的统计陷阱附在一张张令人为之疯狂的图表上出现在我们生活的各处。由此看来,我们对待生活中的数据也好图表也罢,越是这些看似精确,看似说服力十足的东西,我们越要保持谨慎与冷静,与它保持距离,等到确认了确有其真实的令人心动之处时再为之激动不迟。不然一不小心便踩到这些生活中无孔不入的统计陷阱里去了。
在这本书的另一部分,作者介绍说有人曾经费尽周折以探究是否抽烟者的成绩比不抽烟者差,结果的确如此,从此,他们多次使用这个结论,并且进一步使用该结论,给出自认为合理的推断:抽烟使人头脑变笨。而符合常识性的认知与充足精确的数据似乎都在说明推断的正确性。“但其实这是一个古老的谬误:如果B紧跟着A出现,那么A一定导致B”作者达莱尔· 哈夫这样分析道。虽然这样看过去这个谬误的出错之处显而易见,但是在生活中人们的确经常将两件前后发生的事加上因果关系,这也是那些“事后诸葛亮”的人们出现的一部分原因吧。这个探究的结论也许在精确数据的支持之下是正确的:抽烟与较差的成绩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但是它的推论除了符合人们惯性思维的认知之外就缺乏其它证据支持了,而提出这个推论也是出于人们将抽烟与较差的成绩这两者的相关关系延伸到了因果关系,这正是人们不知第几次重复了那个古老的谬误。除了这个探究,作者还举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真实案例——有人曾经高兴地指出:马萨诸塞州长老会的牧师牧人的收入与哈瓦那朗姆酒的价格之间存在密切相关。作者讽刺地提出一个疑问“是否牧师支持了朗姆酒贸易或者牧师从此贸易中获益?”当然,不难看出这个问题只是作者对人们这项发现一个小小的调侃。随后,作者指出,也许这两个对象之间不存在什么关系,只是如果同时受到第三个因素的影响——例如历史性的或者世界范围内的物价上涨,那么收入和价格两个数据都会上升。关于相关关系与因果关系,书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