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造口并发症观察与护理.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LOGO LOGO 肠造口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外一科:王敏(护士) 2017.05.23 16:00 肠造口的定义 为了治疗疾病的需要,暂时或永久性地将肠道的一部分外置于腹部表面,以排泄粪便,就是肠造口,俗称人工肛门。肠造口术是在肠道一开口,以代替原来肛门的功能。原则上如果可能的话,造口的位置愈接近直肠愈理想。 肠造口的历史 1710年法国医生AlexisLittre尝试了在一位死于先天性肛门闭锁儿童尸体上进行了左侧髂窝肠造口术。 1776年法国医生H.Pillore首次为直肠癌并肠梗阻患者施行了盲肠造口术,但患者术后并发粪性腹膜炎,最终死亡。 1793年法国医生C.Duret成功完成首例在先天性肛门闭锁儿童活体上进行了左侧髂窝肠造口术并取行成功。 1797年瑞士医生PierreFine首次为乙状结肠癌并肠梗阻患者施行了横结肠肠造口术,手术成功。 1850年英国医生JamesLuke首次经左侧腹部行乙状结肠造口术。 1884年英国医生Moydi提出袢式结肠造口术,并用鹅羽支持结肠造口。 1887年英国医生Allingham提出在造口肠管切开前将结肠浆膜与腹膜及皮肤缝合,以防造口回缩。 1905年英国医生Patey主张疥疮造口后立即切开肠壁你,将结肠粘膜与皮肤一期缝合,以防造口狭窄及内陷。 1917年英国医生J.P.LockhartMummery最早提出了“造口护理”概念 1935年肠造口袋问世。 造口手术 因疾病治疗需要,在腹壁上开口,肠黏膜缝合于此,造口没有括约肌,不能控制排尿、排粪 目的:临时通道(缓解梗阻,恢复功能) 永久性“器官”:肠道的延续性因此而中断 造口分类 1.按用途分 暂时性造口、永久性造口 2.按造口术式分类 单腔造口、襻式结肠造口、双腔式结肠造口 3.按造口解剖位置分类 胃造口、小肠造口(空肠、回肠) 大肠造口: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 膀胱造口:回肠带膀胱、空肠带膀胱 理想造口的特征 特征 理想 原理 变化 高度 约1-2cm 病人容易看见排空流出物 凹陷造口需要附加凸面底板 开口位置 在造口的最高点 容易排空流出物进入造口袋 开口在皮肤水平造口袋容易渗漏 颜色 红 血运好 暂时性颜色改变可能是正常的,如贫血、婴幼儿啼哭时 性状 圆形 所有造口底板均有圆形刻度,病人容易裁剪 造口不规则,病人需要根据造口形状来裁剪底板 位置 位于腰线下的平坦部位 皮肤皱褶、骨头隆凸、缝线、脐部或伤口缝合处可能影响造口袋黏贴,在衣服下隐蔽 正常的造口 造口并发症 造口出血 造口狭窄 造口皮肤粘膜分离 造口回缩 造口缺血和坏死 造口脱垂 造口肉芽肿 造口撕裂 术后并发症 肠造口狭窄 肠造口感染 肠造口渗血 术后并发症 肠造口旁疝 皮肤黏膜分离 肠造口回缩或内陷 术后并发症 肠管脱垂 肠造口周围炎 肠管坏死 造口并发症 造口出血 常发生在术后72h,多数是肠黏膜与皮肤连接处红细血管及小静脉出血。 处理:棉球压迫、溃疡粉外用、0.1%肾上腺素外敷、缝合 结扎 原因:造口器材摩擦; 疾病所致 造口并发症 肠造口水肿 通常发生于手术后早期,遭扣扣显示肿胀、绷紧 处理:轻微 不用处理 重度 高渗盐水湿敷注意造口袋的剪裁技巧 后期出现造口水肿,大多发生在癌症晚期病人出现全身水肿时 处理:使用大容量造口袋,宜使用一件式造口袋,注意造口袋的剪裁技巧 造口出血(补充) 临床症状:造口流出血液,从造口袋收集到鲜红色便血,如大出血,量可较多 原因:手术时止血不足,术后早期出血可能是肠系膜小动脉未结扎或结扎线脱落,患者有凝血障碍,渗血多源于肠造口粘膜与皮肤连接处的毛细血管及小静脉后期出现大出血,应检查消化道疾病引起 处理:查找出血原因,密切观察出血的量、颜色、并做好记录与交班,止血-检查凝血功能情况,大量出血需如手术室手术或输血 造口并发症 造口黏膜皮肤分离 皮肤粘膜分离是指肠造口处粘膜与腹壁皮肤的缝合处分离,常发生在造口手术早期 主要原因:组织愈合差:造口局部缺血坏死,肠造口粘膜缝线脱落,肠造口处粘膜与腹壁皮肤的缝合处感染,形成脓肿 处理:用棉签探查皮肤粘膜分离创口的深度 分离较浅者:使用0.9%NS将分离处彻底冲洗干净,抹干,使用海藻类敷料或亲水性敷料类粉剂,用防漏膏、防漏条、保护皮遮挡,使用一件式造口袋,每2天更换造口袋。 分离较深者:使用0.9%NS将分离处彻底冲洗干净,抹干,填高吸收性敷料,如:海藻类敷料或亲水性纤维敷料类敷料用防漏膏、防漏条、保

文档评论(0)

nuvem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