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黎阳仗鼓的调查与保护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皖南黎阳仗鼓的调查与保护研究 摘 要:黎阳仗鼓是一种以祭神、祭祖、参与庙会等节庆活动为主体的民俗表演形式,也是一种民间音乐与民间舞蹈相结合的民间艺术。本文对黎阳仗鼓的历史渊源、基本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对仗鼓文化现存状况进行思考研究,从而提出对它的保护、传承和发展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皖南;黎阳仗鼓;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11-0142-03 素有“唐宋的黎阳,明清的屯溪”之美誉的黎阳镇坐落于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屯溪区古为徽商的发祥地之一,今为国际旅游城市黄山市的中心地区,其历史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各种传统民间艺术文化地方特色浓厚,民族风格鲜明,如仗鼓、抬阁、板凳龙、吊狮、地戏等等。这些艺术不仅是屯溪区历史文化的一个见证,更是黄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黎阳仗鼓的发源地就在于此,它主要分布于屯溪的黎阳、隆阜、蟾川,也流传到休宁的海阳、临溪、榆村、五城这几个区域。无论是从历史留存的遗迹上面进行整理,还是从后来者的重大发现中再次深层次地考究,其一能够挖掘出黎阳仗鼓更为内在的文化价值,其二发现它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于此提出较为科学的解决方法,加强对它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使其成为一份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一、黎阳仗鼓的历史渊源 秦汉之前,山越人的居住之地在古徽州,祖祖辈辈在此生活居住,繁衍生息。其所居之处崎岖陡峭,多为山谷之地,隔山相望,人们常常“呼许之歌,一唱十和”。初始,山越人采用以击鼓为号传递信息,天长日久,自然形成击鼓之举。人们击鼓自娱习以为俗,这便是仗鼓的最原始胚胎。 随着时间的推移,仗鼓逐渐演变成用于战争时擂鼓助威,欢迎凯旋。隋末时期忠君爱国的越国公汪华①为保境安民赴汤蹈火血战沙场,以仗鼓鼓舞士气豪壮军威,胜利归来庆祝得胜。因此,“战鼓”和“得胜鼓”的称号亦由此而来。 此后,仗鼓成为在民间被用来祭祀祭祖、祈求神灵的一种活动方式,被人们视为“神祉”。其社会地位也由此提升,成为庙会上一项重要内容,非隆重庄严的场合不得轻易擂响以及组织队伍演奏。 “靖阳节”是黎阳汪氏村民祭奉先祖越国公汪华的传统庙会,其正日是农历八月十三,称为“八月靖阳”,庙会会期前后半月有余。家家户户“磨豆腐(亦挨豆干)”,男女老少“打仗鼓”,在此期间各种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游艺活动相继闹开。上下黎阳请两个戏班打擂台,连唱三天三夜娱神戏。在庙会的前一夜即八月十二日夜间,汪公庙和九相公庙的11尊“老爷”神像依次被请出,或骑马,或坐轿,列队摆出全副仪仗“出游”,火牌、火把、火流星开道,五色蜈蚣旗、三角旗、黄罗伞数不胜数。此时黎阳仗鼓重头戏“老爷出游”隆重登场,24位青壮年头戴红顶帽,内穿白衬衣,外添黄马褂,下着黑彩裤,脚踏薄底鞋,同时上街“打仗鼓出游”。再之,唢呐、云锣、曲笛、爆竹、土铳齐上阵,其声透彻云霄,场面十分壮观[1]。 黎阳仗鼓以明清时期最为兴盛,至明末清初,仗鼓已渐渐从庙堂走入民间,成为村民用于村头广场、街头巷尾的一项自娱自乐的民俗表演活动。 二、黎阳仗鼓的表现形式与传承谱系 仗鼓周边以杂木为主要材料制作,上下两面均以牛皮蒙住,在鼓的上下边缘镶嵌着两圈大小均一的铜钉包。其直径约40公分,高约20公分(民国时期仗鼓直径30公分,高20公分),以扁圆形呈现。一人一鼓,左手持鼓环,右手执鼓槌,用红缎带斜背于身前进行敲打。②其常以四鼓、两笛、一云锣为一班,必要时会增加唢呐的伴奏。仗鼓班数的多少依据庆典隆重的程度而定。表演时所用的器具有:仗鼓、五色蜈蚣旗、三角旗、黄罗伞、云锣、大游锣、笛子、唢呐,具体数量依据情况而定。 鼓手服饰穿戴别具风格,头扎三角巾,上穿黑色打衣,左右肩、腰交叉扎红色大带,下着黑色彩裤,脚登薄底鞋。今着装稍作变化,多以红色头巾、黄色上衣、红色裤子,腰间系红色或黑色缎带为主。 仗鼓在演奏与敲打方面独具特色,鼓手用鼓槌在鼓面与鼓边上相互交替敲打,上下单击,左右双击,前后绕边击等击法,配以民族乐器伴奏,鼓响声脆,加之节奏明快,动作整齐有力,艺术效果极其强烈。仗鼓基本动作有踏步、弓步、前进步、后退步以及十字步等步伐。在击鼓行进之时,鼓手们要以此些动作为主,根据场地表演所需,可增加圆场、穿越等队形变化。休宁五城得胜鼓在演奏时,虽无乐曲伴奏,但却增加了大夹板的碰击,仗鼓与夹板两者相互交错敲打,形成“哒,咚咚;哒,咚咚”的声响,威武雄浑,震撼人心,别具韵味。 记谱方面,黎阳仗鼓有只属自己的乐队曲,其以中国传统的工尺谱③的方法来记谱。仗鼓简谱及工尺谱记述如谱例1和谱例2所示。 曲谱中“X”为鼓声,“X”为鼓边声。节拍在2拍子与3拍子之间交替变换。旋律音以“宫、商、角、徵、羽(即1、2、3、5、6)”为主。工尺谱中采用“上、尺、工、凡、六、五、乙”等汉字来记录音高,与简谱中“1、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