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气道管理策略.pptVIP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U气道管理策略 主 要 内 容 上/下呼吸道的功能 上呼吸道功能 气体进入肺的通道 鼻腔过滤、湿化、加热、吸入气体 下呼吸道功能 气体通道 完成气体交换 二、呼吸道功能的评估 疾病诊断 呼吸状况 气道保护能力 气道阻塞程度 皮肤粘膜损伤 所需干预措施 气道管理技术 人工气道管理 气管插管、气管切开 气道吸引技术 冲洗、吸痰、湿化、雾化 三、人工气道的管理技术 管理目的 是使病人气道通畅、进行有效引流 和/或机械通气治疗,保证肺的氧合, 防止肺部感染。 管理技术:给氧方法 插管技术:气插、气切、穿刺 管道护理:吸痰、湿化 紧急处理:拔管、脱管、误吸 给氧技术 氧疗目的:改善低氧血症,改善组织缺氧。 氧疗指征:一般患者 PaO2 <60mmHg 慢性患者 PaO2 <50mmHg 氧疗方法:鼻导管给氧 面罩给氧 简易呼吸器 呼吸机给氧 给氧技术 氧浓度计算公式: Fio2(%)=21+4×吸氧流量(L/min) 低浓度给氧:<35% 中浓度给氧:<35-60% 高浓度给氧:>60% 给氧技术—面罩给氧 给氧技术—简易呼吸器 给氧技术—呼吸机给氧 插管技术—气管插管适应症 无自主呼吸 完全或不完全上气道梗阻 非计划性拔管后自主呼吸不能维持正常氧合 难以控制的上气道出血 昏迷,有增加颅内压的危险 严重肺部感染 急性咽喉水肿 严重扁桃体肥大 大咯血 插管技术—气管插管留置? 经口、经鼻气管插管能留置多长时间? 一般可安全保留7-14天 最多3周 影响留置时间的因素? 导管所具备的条件(导管分为长、中、短期) 人工气道管理的水平; 病人的合作程度; 长时间使用多建议行气管切开 ; 插管技术—气管切开 插管技术—气切适应症 预期或需较长时间机械通气 咽喉狭窄或阻塞无法行气管插管 病情危重,预防性气管切开 下呼吸道分泌物较多,清除无效 插管技术—气切优缺点 插管技术—气切导管更换? 气管切开术后7天之内,窦道未形成之前不予更换(气切术后48小时内切忌更换导管); 7-10天伤口形成窦道后,酌情2-4周更换一次。 气管导管材料及气囊特性的改善, 气管导管的留置时间不断延长。 插管技术—三种人工气道的比较 气道吸引技术 非人工气道吸引技术: 目的:吸出口鼻腔和/或上气道内分泌 物或其它异物,按需吸痰 人工气道吸引技术: 目的:吸出气道内分泌物或其它异物 获取气道分泌物标本 按需刺激患者咳嗽 避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气道吸引技术—吸痰管 吸痰前准备—评估 不同痰液反映不同的临床情况 I度(稀痰):如米汤或泡沫样,吸痰管内壁上无痰液滞留,应适当减少滴注药液量和次数。 II度(中度粘痰):外观较粘稠,吸痰后少量痰液滞留,表示气道湿化不足,应适当增加气管滴注药液量和次数。 III度(重度粘痰):外观明显粘稠,常呈黄色,吸痰管内壁上滞留大量痰液且不易被水冲净,可出现无痰现象,提示气道严重湿化不足或伴有机体脱水,需加大气管滴注药液量。 吸痰前准备—防护 吸痰前准备—吸氧 吸痰技术—操作方法 吸痰压力:吸引负压400-500mmHg, (小儿200-300mmHg )以免损伤 气道粘膜。 吸痰时间:一次吸痰时间<15s, 吸痰顺序:鼻咽腔—气管内 (使用不同吸痰管) 吸痰手法:关负压—置入吸痰管—开负压 —吸痰—轻轻外提 吸痰技术—监护 生命体征 痰液量、性质(动态观察) 患者氧合的耐受程度 患者的主观感受 可能的病情恶化 气道吸引技术—并发症 气道湿化技术 目的: 在一定温度控制下,应用湿化器(或特殊装置)将水分散成极细的微粒吸入 增加吸入呼吸道的气体中的湿度 达到湿润气道粘膜、稀释痰液 保持呼吸道粘膜纤毛系统的正常运动 气道湿化-气道内直接湿化 气道内直接湿化: 注射器直接注液 微量泵持续注入液体 湿化液选择:蒸馏水、NS、化痰液 湿化液量:250-300ml/日 注意应在病人吸气时注入 气道湿化—气管内直接滴液 方法有2种: 不吸痰情况下:注射器前接一吸痰管,沿气管导管内下至一定深度时将药液注入气管,每次2-3ml,间断滴入。 吸痰前和吸痰过程中:用注射器直接向气管导管内注入生理盐水,量可稍大,每次5-10ml,然后吸痰。分泌物稠、量多,可选用蒸馏水、

文档评论(0)

celkhn5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