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模具精度要求较高、生产批量较大时,将导套与导柱进行配合,以提高模具的精度和寿命 见P60图2-77 导套与导柱 H7/f7间隙配合 ★导柱的长度应比型芯端面高度高出8~12mm, 见P60图2-76 淬火处理,50~55HRC H7/m6间隙配合 三、锥面定位机构 成型精度高的大型、薄壁、深腔塑件时,型腔内会产生较大侧压力使型芯或型腔偏移,此时需增设锥面定位机构。 锥面配合形式常采用两锥面直接配合,需淬火,锥面角度越小越有利于定位,但由于开模力,锥面角度不宜过小,取5°~ 20°,高度大于15mm (五)注塑模设计 一、注塑模的排位 二、分型面的设计 三、成型零件的设计 四、浇注系统的设计 五、顶出机构的设计 六、回位机构的设计 七、导向机构的设计 八、侧向分型与抽芯的设计 九、冷却系统的设计 八、侧向分型与抽芯的设计 1、侧向抽芯机构适用对象 ●绝大多数材料的弹性不好,且侧壁凸凹形状较大,不能强行脱模; ●成型一些深型腔且侧壁不允许有脱模斜度,要求高亮度的塑件 适用条件:塑件侧壁带有孔、凹槽或凸台 2、侧向抽芯机构的类型 按驱动方式分: 手动侧抽芯机构 机动侧抽芯机构 液压或气动侧抽芯机构 最为广泛 3、斜导柱侧抽芯的设计 由斜导柱、侧型芯滑块、导滑槽、楔紧块和型芯滑块定距限位装置等组成,见P63图2-81 (1)斜导柱侧抽芯注塑模结构 3、斜导柱侧抽芯的设计 (1)斜导柱侧抽芯注塑模结构 a.斜销在定模,滑块在动模 b.斜销在动模,滑块在定模 c.斜销、滑块在定模 d.斜销、滑块在动模 常见斜导柱侧抽芯主要形式: 斜销 工作端:半球形和锥台形(倾斜角β大于斜导柱倾斜角α),为减少摩擦,可铣出两个平面,见P64图2-82 (2)斜导柱的设计 斜导柱抽芯相关参数:见P64图2-83 工作长度L=S / cosα 抽芯距S(一般比塑件孔深3mm) 开模距H = S*cot α 斜导柱长度L: 斜导柱设计原则: (1)10mm—— 直径常取≥10mm (2)15°~20°—— 倾斜角一般取15°~20° (3)长度——斜导柱长度由滑块行程及模板厚度决定 (4)0.5mm——斜导柱与导柱孔之间最小间隙为0.5mm (5)倒角——导柱孔应有一定倒角 (6)滑块宽度超过60mm时,应采用两根或以上斜导柱 (7)当斜导柱穿过滑块时,需在模板上为其留出足够让位空间 (8)斜导柱表面进行淬火处理 滑块又称行位,与侧型芯做成整体式/组合式 滑块的设计 维持滑块运动方向的支撑零件。 导滑槽的设计 滑块在导滑槽中滑动要平稳,不应发生卡滞、跳动等现象。 滑块的定位装置 滑块限位装置要灵活可靠,保证开模后滑块停止在一定位置上而不任意滑动。 楔紧块 滑块闭锁用的压紧块要承受注射时的侧向压力,应选用可靠的连接方式和模板相连接。 压紧块楔角应大于斜导柱倾斜角,通常大2°~3°,否则斜导柱无法带动滑块。 斜导柱侧抽芯设计原则 活动型芯——一般比较小,应牢固装在滑块上 平稳——滑块在导滑槽中滑动要平稳 限位装置——滑块限位装置要可靠,保证开模后滑块停止而不任意滑动 楔紧块斜角,2°~3°——楔紧块要能承受注射时的压力,与模板连接要可靠;楔紧块斜角一般比导柱倾斜角大2°~3° 导滑槽,2/3——滑块完成抽芯运动后,仍留在导滑槽内,留在导滑槽内的长度不应小于滑块全长的2/3 滑块在定模时,开模前先抽出侧向型芯 4、弯销分型与抽芯机构 5、斜槽导板分型与抽芯机构 抽芯力大,可延时抽芯 抽芯行程大 (五)注塑模设计 一、注塑模的排位 二、分型面的设计 三、成型零件的设计 四、浇注系统的设计 五、顶出机构的设计 六、回位机构的设计 七、导向机构的设计 八、侧向分型与抽芯的设计 九、冷却系统的设计 冷却水孔相对位置尺寸 d =(8~12)mm L≥10mm L1=(1~2)d L2=(3~5)d 九、冷却系统的设计 1、影响冷却通道设计的因素 模具结构形式 模具大小及成型板投影面积的大小 塑件熔接痕的位置 浇口和流道的布局及其结构 九、冷却系统的设计 2、冷却通道的设计原则 (1)离凹模壁10-20mm (2)壁厚位置要着重冷却 (3)不能通过镶块和镶块接缝处 (4)不应有存水和回流 (5)凸凹模应分别冷却 (6)主流道部位加强冷却 (7)水管接头部位一般朝向注射机背面 (8)接头必须密封 (9)尽量避免在熔接痕的部位开设冷却通道 (10)进出水口温差不宜过大 3、冷却通道的形式 (1)直通式——较浅四方形塑件 (2)阶梯式——较深四方形塑件 (3)循环式——盒类、杯类塑件 (4)斜交叉式——小直径型芯塑件 (5)圆周式——镶件为圆形,深入凹模较深 (6)螺旋式——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