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思维在高考语用题中地运用.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逻辑思维在高考语用题中地运用

人民财产中的“人民”是个集合概念, 所以人民财产不是属于任何一个具体的人 的财产,而是一个统一整体。 如果你是售票员,你会如何回答呢?请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话: 在语文学习中,哪些知识点涉及 到了对逻辑思维的考查?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 明确将“思维的发展与提升”作为语文 核心素养提出,2017年高考尤其注重了对考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现代文阅读有超过15分以上的题涉及逻辑分析能力。特别是第21题,全国3套试卷语言表达题均考了逻辑推断,这是全国卷的第一次,也是高考语文卷的一大亮点。 学习心得 :因果推理 要关注试题中表因果关系的关键词,如“因为”“由于”“因此”“因而”“以致”“致使”“从而”“就在于”等,判断其推断是否犯了“强加因果”“因果倒置”等逻辑错误。 推理能让分析更加严谨,判断其命 题的真假需要我们把社会生活实际、语文知识和试题要求结合起来,进行推断。 下面文字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在浮躁的时代里,《朗读者》成为综艺界清流。有了《朗读者》独特的表达方式,受众才体会到了文字之美,体会到字面下面的悲欢和浪漫,也只有在这里才能听到老戏骨们层次丰富、情绪丰满的声音,而去掉那些讲故事环节能让受众感到教化和煽情,从而引起更加强烈的共鸣。 ①不是有了《朗读者》独特的表达方式,受众才体会到文字之美。 学生答案示例: 5、去掉那些讲故事环节不一定能让受众感到教化和煽情。 6、不只有在这里才能听到老戏骨们层次丰富、情绪丰满的声音。 实战演练【唐山市五校联考 】 热点 学生答案示例: 1、不是有了《朗读者》独特的表达方式,受众才体会到字句下面的悲欢和浪漫。 2、不是有了《朗读者》独特的表达方式,才能听到老戏骨们层次丰富、情绪丰满的声音。 3、不是只有听到老戏骨们层次丰富、情绪丰满的声音,才能去掉那些讲故事环节 。 4、不是受众感到教化和煽情,从而引起更加强烈的共鸣 5、去掉那些讲故事环节不一定能让受众感到教化和煽情 6、不只有在这里才能听到老戏骨们层次丰富、情绪丰满的声音。 ? 1-4推断(内容上) 5-6表述方式(形式上) 指出下列答案存在的不足 下面文字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在浮躁的时代里,《朗读者》成为综艺界清流。有了《朗读者》独特的表达方式,受众才体会到了字句之美,体会到字面下面的悲欢和浪漫,也只有在这里才能听到老戏骨们层次丰富、情绪丰满的声音,而去掉那些讲故事环节能让受众感到教化和煽情,从而引起更加强烈的共鸣。 ①不是有了《朗读者》独特的表达方式,受众才体会到文字之美。 ②不是只有在这里才能听到老戏骨们层次丰富、情绪丰满的声音。 ③不是去掉那些讲故事环节,就能让受众感到教化和煽情。 ? 实战演练【唐山市五校联考 】 热点 假言推理 因果推理 1、掌握常用的逻辑推理方法。 2、关注浅易且比较贴合生活实际、富有时代气息的逻辑推理材料。 3、关注易设题的复句类型:假设关系复句、条件关系复句、因果关系复句; 关注易设的错误类型:关系混淆、以偏概全、主观臆断、强加因果、因果倒置。 4、理清句间逻辑关系、层次,参照已给示例的方式,拟写精准答案。 备考建议 逻辑型语用题 逻辑思维在高考语用题中的运用 一辆电车进站,有些人便一窝蜂似的往上挤。突然,“哗啦”一声,一块玻璃被一个人碰碎了。 售票员冲着那个人大喊:“玻璃碎了,要照价赔偿。” 那人反问:“要我赔什么?” 售票员:“损害人民财产,难道不该赔吗?” 那人理直气壮地说:“我是人民中的一员,人民的财产中有我的一份,我那份不要啦,还赔什么?” 按照你的逻辑,人民财产中也有我的一份, 你就赔我的那份好啦! 逻辑 1、定义:逻辑是研究人们的思维 形式及其规律和方法的一门科学。 2、内容:主要讨论概念、命题、 推理、逻辑规律。 成语 病句 论述类文本阅读 语言文字应用 作文 熟语成语运用多是逻辑概念问题,病句中的 “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歧义”“指代不明”“自相矛盾”和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中所设置的“偷换概念”“张冠李戴”“以偏概全 ” ”“绝对化 ”等错误,多数是逻辑概念不明确或关系混淆不清导致的。 学习提示 病句中的“句式杂糅”“介词的滥用、误用” “否定不当”和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中的“因果颠倒”“已然未然”“偶然或然”等错误,多数属于逻辑命题不当的问题。 学习提示

文档评论(0)

静待花开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