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家寨隧道风险评估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铁十七局织毕铁路工程指挥部 专项安全技术方案及应急预案 PAGE 1 第一章 编制说明 1.编制依据 ⑴吴家寨隧道施工现场及周边调查所获得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当地资源、交通状况及施工环境等调查资料。 ⑵本单位类似工程施工经验、施工水平、资源情况及其它有关规定。 ⑶有关的法律法法规、设计及施工规范: ①《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200号); ②《铁路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办法》(铁建设[2006]179号); ③《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 ④《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 ⑤《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铁建设[2008]105号); ⑥《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范》(TB10121-2007); ⑦《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TB10108-2002); ⑧《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上册,TB10401.1-2003); ⑨《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下册,TB10401.2-2003); 2.编制目的 任何工程都有风险,需通过风险评估与管理的手段将风险降至“可接受”的程度。无视风险存在的态度,是风险最大的来源,通过系统化的风险评估与管理,可识别及分析风险发生概率及后果,评价风险对策的成本与效益,寻求可行的风险处理措施,达到防止损失或补偿损失的目的。 3.编制范围 隧道全长4993m,进口里程D2K341+762,出口里程D2K346+755,为全线最长单线隧道。隧道洞身为灰岩夹碳质灰岩、硅质砂岩,主要穿越的不良地质为岩溶、人为坑洞、岩堆。穿越的断层为白果断层。本隧道岩溶中等至强烈发育,施工可能揭示溶洞等岩溶形态,雨季施工易发生突水、突泥灾害。隧道区含煤层分布于隧道进出口端,此地层为高瓦斯地层、瓦斯含量较大,本隧道进出口工区为高瓦斯隧道。 本隧道在DK344+500附近线路右侧设置1座横洞长325m,分进、出口及横洞三个工区组织施工。设置此横洞的目的除满足隧道工期要求外,主要目的是通过横洞实现在灰岩中的顺坡施工,以降低施工安全风险。在揭示岩溶水发育时,可利用其作为排水通道。吴家寨隧道最长,进出口工区为高瓦斯隧道,所以作为重难点工程。 本风险评估报告方案主要涉及上述隧道范围内的风险计划、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评价、风险处理、风险监测、风险评估报告及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第二章 工程概况 1.设计概况 隧道全长4993m,进口里程D2K341+762,出口里程D2K346+755,为全线最长单线隧道。隧道洞身为灰岩夹碳质灰岩、硅质砂岩,主要穿越的不良地质为岩溶、人为坑洞、岩堆。穿越的断层为白果断层。本隧道岩溶中等至强烈发育,施工可能揭示溶洞等岩溶形态,雨季施工易发生突水、突泥灾害。隧道区含煤层分布于隧道进出口端,此地层为高瓦斯地层、瓦斯含量较大,本隧道进出口工区为高瓦斯隧道 2.地形、地貌及气象条件 2.1地形地貌 隧道进出口基岩大片裸露;整个洞身基岩为奥陶系下统红花园、桐梓组(Q1h+t)中厚层夹薄层状白云质灰岩、白云岩,偶夹泥质白云岩,进口端灰岩含量较多,出口端白云岩含量较多;隧道区为一宽缓向斜构造,岩层产状出露较混乱,岩层倾角平缓,一般在5~12度间,沟槽内有断层发育,但断层带狭窄;整个隧道为可溶岩隧道,地表普见溶沟、溶槽、石芽等发育,但地表大型地表岩溶形态不发育,仅在出口端右侧坡面见个别洼地,勘探未发现大型溶洞、溶缝,根据物探解释结果,局部洞身有裂隙密集带、溶蚀破碎带或溶洞发育,部分段洞身拱顶上方有可能为溶蚀破碎带或溶洞,本隧道区岩溶发育程度中等~强烈。地下水以岩溶溶隙水为主,地表多见岩溶下降泉出露,受季节影响,动态变化比较大,整个隧道处于岩溶水水平循环带内,隧道施工有遇大型岩溶管道及突水突泥的可能。地下水对砼无侵蚀性。本隧平常涌水量为9550m3/d,雨季最大涌水量为23900m3/d。 2.2地表水系 苗岭山脉在测区内近北西南东向展布,是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在分水岭两侧,近南北向的沟谷侵蚀切割强烈,水系多沿构造节理发育,形成菱形网格状。主沟分别是隧道进出口端两条冲沟,进口端摆梭河则是珠江水系摆浪河的支流,出口端对门河汇入清水江,为长江水系。 2.3气象特征 隧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干湿季节分明。历年平均气温15.9℃,历年平均霜冻期8.6天。隧区处于苗岭腹部的高强度降雨中心区。5~8月为雨季,其降雨量占全年的60%,12月~次年3月为旱季,降雨量占全年的确11%,最长连续降雨日数是不是15天。年平均蒸发量1288.2mm。 3.地质特点 隧道区地貌受构造及岩性控制,兼有溶蚀,剥蚀类型,施工中可能遇岩溶、突水、突泥和塌方等情况。 3.1不良地质分布 极破碎

文档评论(0)

nuvem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