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ppt

  1. 1、本文档共7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适应 例如一个小孩子看到一辆车子,叫它车车;但父亲告诉他这是摩托车,孩子便产生了一个新的概念(修正原有的结构),来适应这种新看到的刺激,使原有之汽车概念分化出新的概念。 車車 摩托車 平衡 既有图式能同化新讯息时,心理感到平衡,否则则会产生失衡,驱使个体改变原有的图式(顺应)--顺应历程的发生乃是心理失衡的结果,顺应历程发生后,个体心理状态又恢复平衡。 认知发展的内在动力:平衡与失衡的交替出现。 (二)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岁-2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儿童只能依靠自己的肌肉动作和感觉应付环境中的刺激。 思维也开始萌芽,并获得“客体永久性”概念(即知道某人或某物虽然现在看不见但仍然是存在的)。 2、前运算阶段(2岁-7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模式,特别是语言的出现和发展,使儿童日益频繁地用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但他们的词语或其他符号还不能代表抽象的概念,思维仍受具体直觉表象的束缚,难以从知觉中解放出来,他们的思维具有如下特征: 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即所谓的“万物有灵论” 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还不能进行抽象的思维运算 思维具有刻板性,儿童在注意某一方面时往往忽略其他方面 思维不具有可逆性 3、具体运算阶段(7岁-11岁) 儿童形成初步的运算结构,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和群集运算,但仍局限于具体事物,缺乏抽象性。 儿童逐渐学会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去自我中心”得到发展 该阶段的标志是儿童获得了长度、体积、质量和面积的守恒。所谓守恒就是儿童认识到了客体即使在外型上发生了变化,但特有的属性不变。 4、形式运算阶段(11岁-成人) 本阶段具有以下特征 本阶段的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 儿童不仅能够运用经验——归纳的方式进行逻辑推理,而且能够运用假设——演绎推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在抽象逻辑思维方面,能够理解符号的意义、隐喻和直喻,能对事物做一定的概括,其思维发展水平已接近成人。 儿童不仅具备了逆向性的可逆思维,而且具备了补偿性的可逆思维。 本阶段的儿童不再刻板的恪守规则,反而常常由于规则与事实不符而违反规则。 (三)关于最近发展区 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首先将“最近发展区”这一概念引入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提出“良好的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 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为促进教学发展,维果斯基认为教师可采用教学支架,进行支架式教学,即在学生试图解决超出当前知识水平的问题时给予支持和指导,帮助其顺利通过最近发展区,使之最终能够独立完成任务。 (四)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 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 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 本阶段的任务是发展对周围世界,尤其是对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培养信任感。 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岁-3岁) 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性。 3、主动感对内疚感(4岁-5岁) 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性。 4、勤奋感对自卑感(6岁-11岁) 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 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岁-18岁) 本阶段的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 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 自我的一致性的形象。 其他三个阶段分别为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自我整合对绝望感(成年晚期)。 第三节 学生的个别差异 一、学生的智力差异 (一)智力与智力测量 智商:即智力商数,它是通过智力测验所得分数来表示人的智力水平高低的一种相对指标,简称IQ。计算公式如下: 智力年龄(MA) IQ=——————————X100% 实际年龄(CA) 其中的实际年龄指从出生到进行智力测验时的年龄,简称CA。智力年龄是根据智力测验计算出来的相对年龄。 (二)智力差异 智力差异: 1、智力的个体差异: 指发展水平与其同龄团体的常模比较表现出来的差异,以及发展时间与别人相比的差异。 个体差异 群体差异 智力的个体差异对教育的启示: 1、教育应重点着眼于大多数正常智力范围内的儿童,以他们的发展水平进

文档评论(0)

kbook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