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基孔肯雅热登革热.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基孔肯雅热登革热.ppt

6、及时清除各种无用积水:如沟渠、天台等地面积水、填塞竹节、树洞。 基孔肯雅热 7、一旦有发热、关节痛、躯干部皮疹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早发现、早治疗、以免传染给家人。 登革热可防可控可治 樟木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主讲人:刘江主治医师 樟木头镇宝山社区卫生服务站 什么是基孔肯雅热? 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经伊蚊传播,以发热、皮疹及关节疼痛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 基孔肯雅热病毒 传染源 基孔肯雅热急性期患者是主要传染源。人患该病时,在发病后2~5天内可产生高滴度病毒血症,有较强的传染性。 基孔肯雅热 传播途径 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主要通过感染病毒的伊蚊叮咬而传播。 白纹伊蚊 埃及伊蚊 人感染基孔肯雅热后的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为2~12天,通常为3~7天。 急性期 1. 发热: 病人常突然起病,寒战、发热,体温可达39℃,伴有头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淋巴结肿大。一般发热1~7天即可退热,有的病人约3天后再次出现较轻微发热(双峰热),持续3~5天恢复正常。有些患者可有结膜充血和轻度畏光的结膜炎表现。 2. 皮疹: 80%的患者在发病后2~5天,躯干、四肢的伸展侧、手掌和足底出现皮疹,为斑疹、丘疹或紫癜 ,疹间皮肤多为正常 ,部分患者伴有瘙痒感。数天后消退,可伴有轻微脱屑。    皮疹 皮疹 3. 关节疼痛: 发热同时,多个关节和脊椎出现疼痛、关节肿胀,可伴有全身性肌痛。关节痛多为游走性,随运动加剧,晨间较重。病情发展迅速,往往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关节功能丧失,不能活动。主要累及小关节,如手、腕、踝和趾关节等,腕关节受压引起的剧烈疼痛是本病的特点。 4.其他: 极少数患者可出现脑膜脑炎、肝功能损伤、心肌炎及皮肤黏膜出血。 恢复期 基孔肯雅病发病周期一般3到10天,绝大多数患者的关节疼痛及僵硬状态可完全恢复。部分患者持续性关节疼痛和僵硬可达数周至数月,甚至3年以上。 治疗 本病无特效药物治疗,主要为对症处理。 一般治疗 发热期应卧床休息,不宜过早下地活动,防止病情加重。采取防蚊隔离措施。 对症治疗 1. 降温:对于高热病人应先采用物理降温。有明显出血症状的患者,要避免酒精擦浴。可使用非甾体消炎药(NSAIDs),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类药物。 2. 止痛:关节疼痛较为严重者,可使用镇痛药物。 3. 脑膜脑炎的治疗:治疗要点主要为防治脑水肿。可使用甘露醇、速尿等药物降低颅压。 4.关节疼痛或活动障碍者可进行康复治疗。 登革热 登革热是登革热病毒引起、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临床特征为起病急骤,高热,全身肌肉、骨髓及关节痛,极度疲乏,部分患可有皮疹、出血倾向和淋巴结肿大。 预防基孔肯雅热、登革热,最主要的措施是: 杀灭蚊虫,清除蚊虫孳生地,同时做好个人防护,防止蚊虫叮咬。 居民如何预防 基孔肯雅热、登革热? 防蚊 1、户外活动时,尤其是在灌木丛、池塘和湿地,要注意穿长裤长袖衣,在暴露的皮肤上涂抹防蚊药。 2、午睡或晚上休息应挂蚊帐, 还可使用杀蚊喷剂 或燃点蚊香。 灭蚊 3、清除或倒置室外各种闲置的可积水容器:如放在户外、阳台、天台的不用的花盘、缸罐、轮胎、可积水的垃圾等。 4、保持花盘托盘不积水,如有积水应随时清干。 5、种养的水生植物(如富贵竹、万年青、佛手等)应每隔5-7天要换水洗瓶、清洗根须。 高等教育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