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肌萎缩侧索硬化症.ppt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肌萎缩侧索硬化症.ppt

免疫治疗 Pestronk研究认为和ALS表现相似的下运动神经元病引起的无力如伴有部分传导阻滞、抗神经节苷脂抗体升高则对环磷酰胺有效 Mitsumoto强调如果有上运动神经元症状,既使抗神经节苷脂抗体升高也不应给予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 Haverkamp认为TLI可选择性增加B细胞的同时也使CD8细胞毒性/抑制性细胞增加,所以实际上会加速ALS的病程 神经保护性治疗 神经营养因子治疗是不考虑病因及发病机制的保护性治疗,其作用已得到肯定 酸性FGF存在于脊髓前角细胞 碱性FGF主要存在于星形胶质细胞 CNTF主要存在于雪旺氏细胞 BDNF和FGF-5主要存在于肌纤维 IGF-1分布广泛,多见于前角星形胶质细胞 神经保护性治疗 一个功能系统中可有几个不同的NTF独立起作用且缺一不可 提示临床应用中如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NTF将会有显著疗效 已证明这是可能的,CNTF和BDNF联合应用治疗ALS鼠在1个月内阻止疾病发展,而无论CNTF或BDNF单个使用都只减慢而不能阻止疾病进展 神经保护性治疗 CNTF:促进大鼠和人运动神经元存活及轴突末稍的发芽。人类治疗失败,正尝试鞘内注射和导入CNTF基因,提高作用位点的利用度和浓度 IGF-1:促进运动神经末稍发芽,增加大鼠肌肉终板。通过临床证实可减缓ALS患者运动功能的衰退,但报美国FDA受挫 BDNF:促进轴突切断后运动神经元存活,能挽救发育中快死亡的运动神经元。皮下给药临床试验未得出有效结论,正尝试椎管内给药 神经保护性治疗 法国研制的类神经营养因子SR57746A已通过大型的II期临床治疗试验证实可减缓ALS患者呼吸功能衰退,III期临床结果乐观(Xaliproden ) 未来的治疗策略 开发新的谷氨酸拮抗剂、免疫抑制剂、自由基损伤的保护剂或神经营养因子,形成这些治疗组成的综合方案 ALS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应受到重视 基因治疗和干细胞治疗 EAAT2基因导入 美国发行著名棒球手 Lou Gehrig 的纪念邮票 Stephen Hawking 斯蒂芬 霍金 伟大的物理学家 诊断---脑脊液分析 在不典型病例进行脑脊液分析, 多数病例临床意义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如: 脑脊液蛋白高(0.75g/L) 出现寡克隆区带 白细胞数目增加等 提示某些病因如淋巴瘤,单克隆丙球病 诊断标准 应该有: 1.下运动神经元征象(包括临床正常而EMG有损害) 2.上运动神经元征象 3.病程呈进展性 应该没有: 1. 感觉症状 2. 括约肌功能障碍 3. 视觉障碍 4. 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5. 巴金森氏病 6. 阿茨海默病 7. ALS样综合征 诊断标准 支持ALS诊断 1.一个或多个区域的肌肉跳动 2 肌电图显示广泛神经元性损害 3.正常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末端运动潜伏期可延长) 4.无传导阻滞 提示不典型ALS的临床线索 铅和重金属中毒 长存活期 恶化和改善交替存在 口干,眼干及阴道干燥 皮肤红斑(特别是超过肘关节和膝关节者)提示Lyme病 煅练后明显加重,休息后缓解 手套袜套样感觉丧失 复视 甲状腺增大 颈部活动受限(可能意味着骨质增生) 睑下垂(排除肌萎缩形式的重症肌无力) 急剧的体重下降(提示恶液质或继发性甲旁亢) 近期发作的糖尿病,合并自身免疫性炎症性周围神经病。 ALS综合征已知的病因 遗传型ALS占5-10%。21号染色体长臂SOD基因突变 SMA中1/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尚有常染色体隐性及X性连锁隐性遗传 氨基己糖苷脂酶A缺陷使神经元胞体内GM2神经节苷脂引起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的表现 铅中毒 甲亢,多数病例既使甲亢控制,ALS表现也会存在 甲旁亢继发ALS易被忽视,病程早期,控制钙代谢的水平,ALS 表现可逆转。 颈髓压迫症或脊髓空洞症等也可造成ALS样表现。 单克隆丙球病合并ALS。 淋巴瘤 1963年Rowland首先报道伴有淋巴瘤的MND综合症 1981年又报道SMA合并IgM单克隆丙球病,NCV减慢,脑脊液蛋白增高,有前根选择性变性及前角细胞染色质溶解即所谓神经元神经病 1988年Shy发现MND患者单克隆丙球病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CSF蛋白含量在某些单克隆丙球病患者增高 1990年Latov发现IgM单克隆丙球病合并MND,主要为抗GM1及GD1b神经节苷脂 1990年Younger发现MND患者9.8%合并单克隆丙球病,2.5%有淋巴瘤。CSF蛋白高于75mg/dl者80%合并单克隆丙球病。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 1982年lewis首先描述称“多灶性脱髓鞘性神经病伴有持续的传导阻滞” MMN是主要以运动障碍为突出症状的多发性单神经病,可有感觉表现,肌无力不对称,无上运动神经元受累,电生理提示定位明确、持续、节段性运动传导阻滞 进展缓慢,常被误诊为仅有下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