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脑病.教案.ppt

  1.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肝性脑病.教案

概念 概念 肝性脑病又称为肝性昏迷.是严重的肝 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神经、 精神异常综合征。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 意识障碍、行为 失常和昏迷。 概念 门体分流性脑病,强调门静脉高压,肝门静脉与腔静脉间有侧支循环存在,使大量门静脉血绕过肝脏流入体循环,是脑病发生的主要机制。 概念 亚临床或隐性肝性脑病: 指无明显临床表现和生化异常,仅能 用精细的心理智能试验和(或)电生 理检测才可能作出诊断的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病因 各种类型的肝硬化(70%) 门体分流术 各种肝炎急性肝衰竭 原发性肝癌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严重的胆道感染 肝性脑病的诱因 1.上消化道出血 低血容量与缺氧; 2.摄入过多含氮物质、高蛋白饮食; 3.低钾性碱中毒; 4.便秘; 5.感染 6.其他 低血糖、药物、创伤和麻醉 等因素。 发病机制 氨中毒学说 假性神经递质学说 氨基酸失衡学说 氨、硫醇和短链脂肪酸的协同毒性作用 γ-氨基丁酸/苯二氮卓(GABA/BZ)复合体学说 星形细胞功能异常学说 其他学说 锰离子、5-羟色氨、内源性阿片系统。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1,氨中毒学说: 血氨增高 通过血脑屏障 肝性脑病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氨对脑的毒性作用: 血氨在体内的存在形式: 发病机制 氨对脑的毒性作用: ⑴由于能量缺乏干扰脑的代谢: a-酮戊二酸、NADH(辅酶A)、ATP a-酮戊二酸+NH3 谷氨酸+NH3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⑵改变脑内神经递质的含量: 脑内兴奋递质减少;抑制递质增加。 ⑶干扰神经细胞膜离子的转运功能及神 经传导过程。 发病机制 2、假性传导递质学说: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3、氨基酸失衡学说: 亮氨酸 异亮氨酸 缬氨酸等 酪氨酸 苯丙氨酸 色氨酸 发病机制代谢加速 氨基酸失衡的原因: 芳香族氨基酸 支链氨基酸 发病机制 氨基酸失衡的原因: 发病机制 氨基酸失衡的结果: 发病机制 4、GABA/BZ(苯二氮卓 )受体学说: 肝功能衰竭时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肝嗅 氨、硫醇和短链脂肪酸的协同毒性作用: 蛋氨酸被细菌分解产生甲基硫醇 甲基硫醇 二甲基亚砜 意识模糊、定向力丧失、昏睡和昏迷。 发病机制 严重的肝病患者,血和脑脊液中甲基硫醇、短链脂肪酸的浓度增高,伴脑病者增高更明显。 短链脂肪酸、甲基硫醇 诱发实验性肝性脑病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7、锰离子沉积或锰中毒假说: 1,锰中毒和肝性脑病的锥体外系症状相似; 2,肝是锰排泄的重要器官; 3,肝硬化及胆汁排泄减少时,血锰浓度升高 4,锰沉积直接对脑组织损伤; 5,锰可使5-HT 去甲肾上腺素 GABA ; 6,锰可使星形细胞的功能障碍。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8、色氨酸与肝性脑病: 正常情况下色氨酸与蛋白质结合不进入血脑屏障 临床表现 肝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原有肝病的性质、肝细胞损害的程度以及诱因的不同而不一致 一般根据意识障碍的程度,神经系统表现和脑电图的改变,将肝性脑病分为四期。 肝性脑病的临床分期 分期 意识状态 神经系统改变 脑电图 一期 轻度性格改变和行 (前驱期) 为失常但应答准确。 扑翼样震颤(+) ± 二期 嗜睡、昼睡夜醒、 扑翼样震颤(+) (昏迷前期) 理解力、定向力、 肌张力增高 计算力等意识障碍 腱反射亢进、 和行为失常。 病理反射 (+) 异常 三期 昏睡能唤醒、常有意 扑翼样震颤(+) (昏睡期) 识不清、幻觉、理解 肌张力增高、 力、计算力丧失。 病理反射 (+) 明显异常 四期 神志完全尚失, (昏迷期) 不能唤醒。 扑翼样震颤(-)明显异常 辅助检查 一、血氨 正常人空腹静脉

文档评论(0)

静待花开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