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道家生死观.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述道家生死观

浅述道家生死观   摘 要: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生死之论.不乏智者和睿者,而道家生死观在对“生”尤其是“死”的全面系统的论述中包含了贵生乐死、生死自然、生死必然、死而不亡者寿等哲学理论,其中流贯着道家对个体生命的理性执著和对死亡困境的精神解脱。   关键词:道家;生死观      众所周知,中国哲学乃至中国学术所主要探讨或关注的重心问题,是关于人生的问题,即中国哲学并不像西方哲学那样着重探讨有关宇宙客体问题,而是更多地关怀和思考生命存在自身以及与此息息相关的诸如生命的本源、生命的本质、生命的结构、生命的过程、生命的发展、生命的价值、生命的意义、生命的修养和境界等问题。儒、释、道哲学无不如此,而道家哲学则尤其是如此,本文着重谈谈道家对生死问题的看法。   道家生死观有两大明显的特征,一方面,它重生贵生并积极寻求养生之道;另一方面,它苦生乐死并坦然面对死亡的到来。   道家重视个体生命价值,认为在世界万物中,个体生命是一种最宝贵的存在。老子认为,对于个体来说,名利得失等等都是外在的,无足轻重的,唯有生命才是最重要的,最值得珍视的。老子从“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老子》四十四章)的贵生思想出发,极力主张“见素抱朴”(《老子》十九章)“去甚、去奢、去泰”(《老子》二十九章)要求“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四十四章)“致虚极,守静笃”(《老子》十六章)以求能够“长生久视”(《老子》五十九章)。庄子更是认为生命本身的价值高于一切:“夫天下至重也,而不以害其身,又况他物乎?”(《庄子?让王》)由此出发,他反对“丧已于物,失性于俗”(《庄子?缮性》)反对“以人灭天,以故灭命,以得殉名”(《庄子?秋水》)而主张“缘督以为经,以求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庄子?养生主》)。庄子在《让王》篇中讲了很多个寓言故事来阐述以生命为贵,以名利为轻的重生思想,呼吁人们要爱惜生命“今世俗之君子,多危身弃生以殉物,岂不悲哉”(《庄子?让王》)。   道家在重生贵死的同时,却并不贪生怕死,而是以生为苦以死为乐,坦然面对死亡的到来。道家认为人生是痛苦“人之生也,与忧惧生。”一方面要忍受生存焦虑的心理折磨,所谓“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与接为构,日以心斗。.缦者、窖者,密者,小恐惴惴,大恐缦缦。”(《庄子?齐物论》)意思是说,人为了适应社会,追逐名利,终日竭力心智,勾心斗角,心灵不得安宁。另一方面还要遭受身体劳顿的折磨“一受其形,不亡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进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劳役而不见其成功,恭然疲役而不见其所归,可不哀邪!人之谓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庄子?齐物论》),意思是说,人从生至死,终身忙忙碌碌却一无所获,心力疲惫之极却不知归宿所在,人生真是太悲哀了。由此庄子产生了遁世的思想。   生就是痛苦,就是劳顿,死才是快乐,才是安息。“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俟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庄子?大宗师》)死亡不仅是安息,而且是无比快乐的。在《庄子?至乐》篇中,庄子借枯骨之曰声称:“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之乐,不能过也。”正因为死比当国王还快乐,所以当庄子表示要为枯骨恢复原有生命时,枯骨很不愿意。在这种认识指导下,庄子妻死,他鼓盆而歌,自己面临死亡时也是视死如归,表现得十分坦然。《庄子?列御寇》记载,庄子将死的时候,其弟子准备为他隆重厚葬,庄子却说:“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边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何以加此!”   庄子以生为苦,以死为乐,但我们不能由此就认为庄子“悦死恶生”,庄子是反对自杀的,他主张人应该努力活够大自然赋予的生命时限,避免早夭。庄子之所以以生为苦,以死为乐,只是为了告诉人们生并不是绝对的好,死也不是绝对的坏,要人们消除对死亡的恐惧心理,改变人们恋生恶死的错误态度。为此庄子还塑造了“真人”的榜样形象:“古之真人,不知悦生;其出不欣,其入不距;xiao然而往,xiao然而来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庄子?大宗师》)   道家在贵生乐死的同时,还深刻认识到生死必然,生死自然这一现象。老子用天地万物变化的普遍规律来说明人生死的必然性:“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老子》二十三章),因此生死必然各有定分:“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老子》五十章)。庄子更是深刻感受到生命的短暂性和死亡的必然性,“人生天地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庄子?达生》),庄子认为人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