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全套教学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自我效能感与自尊的区别 自我效能感关注的是对个人能力的判断;自尊关注的是对个人价值的判断。 2、自我效能感的测量 自我效能感比自尊和自我概念对行为有更好的预测效力。 Schwarzer:一般自我效能感测量(GSES),10题,4点评分。 Sherer: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17题)和社会自我效能感(6题)两个分量表,6点评分。 特殊自我效能感测量(班杜拉主张自我效能的测量工具要根据特定的情境编制)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1:完全不正确;2;有点正确;3:多数正确;4:完全正确 1-10?你的自我效能感很低,甚至有点自卑,建议经常鼓励自己,相信自己是行的,正确地对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学会欣赏自己。?? 10-20?你的自我效能感,有时候会感到信心不足,找出自己的优点,承认它们,欣赏自己。?? 20-30?你的自我效能感较高。?? 30-40?你的自我效能感非常高,但要注意正确看待自己的缺点。 三、自我效能感的来源 (1)自身的成败经验 任务难度、个人努力和外界帮助 (2)别人的替代性经验 (3)言语劝说 说服者;说服效果 (4)情境条件 陌生情境 (5)情绪的唤起 焦虑或疲劳 四、自我效能感的积极作用 可以促进人的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可以使身体更健康,可以提高个体的应激能力,可以使个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更强。 五、增强青少年自我效能感的方法 积极强化,增强成功体验 借助心理辅导获得丰富的替代经验 加强归因训练 掌握情绪认知与调控的理论和技巧,提高情商水平 第五章 积极应对 自我认识与自我接纳 防御机制 应对策略 思考:自我认识与自我接纳 1、我认为我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2、别人认为我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3、我们应该怎么对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防御机制和应对策略都用于解释我们如何在焦虑和挫折这些强烈的消极情绪下保护自己。 联系:目的都是消除消极情绪 区别: 理论基础:精神分析VS认知和行为 意识性:无意识VS有意识 防御机制与应对策略 一、防御机制 弗洛伊德防御机制:压抑、否认、退行、投射等 防御性自尊 类型一:高价值感、低能力表现 类型二:低价值感、高能力表现 类型一:高价值感、低能力表现 对能力批评敏感,当能力受到质疑时就自吹自擂(过度补偿机制)或批评指责别人(置换防御机制)。中等水平时是自我中心,极端表现是自恋型人格障碍。 类型二:低价值感、高能力表现 对价值批评敏感,当自我价值受到质疑时会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取得一系列的成就以弥补低价值感(升华)或表现出恃强凌弱行为或攻击行为(反社会行为作为防御机制)。 二、应对策略 (一)应对的概念与分类 应对是指当环境要求超过个体的资源时,个体作出认知调节和行为努力以适应环境、掌控环境、减少消极情绪的过程。 二、希望的心理结构 希望是一种目标导向的思维,它包含个人对自己有能力找到达到目标的有效途径的认知与信念(路径思维)和个人对自己激发沿着既定目标前进的必要动机的认知及信念(动力思维) 。 希望是一种目标导向的思维,它包含个人对自己有能力找到达到目标的有效途径的认知与信念(路径思维)和个人对自己激发沿着既定目标前进的必要动机的认知及信念(动力思维) 。 二、希望的结构 目标、路径思维和动力思维是希望的三个重要概念。 目标是希望的方向和终点。 为了达到目标,个体必须意识到他们有能力找到实现既定目标的有效路径,包括实际有效的路径以及对找到路径能力的感知,这个过程被称为路径思维,像“我肯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类内部语言正是路径思维的表现。 希望理论中的动机激发成分就是动力思维,它反映出个体启动并沿着路径不断开拓进取的心理能量,以及对这种能量的感知与信念,具体的表现有“我能做到”、“我一定要坚持下去”等内部语言。 希望是目标、动力思维和路径思维的有机结合。 对个体有价值的目标是希望的出发点。动力思维推动着个体寻找更多有效的方法来追求自己的目标,同时,通过有效方法所得到的阶段性反馈会进一步激发个体的动机。 在目标追寻的过程中,动力思维和路径思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假如个体只有很高的动力思维而路径思维欠缺,不断遭受的挫折和失败会很快让目标追寻的过程停滞不前。 反之,即使个体有实现目标的方法,但是没有坚持的强烈的动力,同样达不到目的。 因此,路径思维寻找实现目标的有效方法,动力思维提供目标追寻需要的精神力量。对于希望的获得,三者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希望的评估与测量 1.量表测量法 Snyder等人编制的《成人希望量表》、《儿童希望量表》《幼儿 希望量表》 2.其他评估法 行为分析法 故事分析法 书面材料分析法 成人素

文档评论(0)

xiaohuer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