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育学高等教育论文:肢体残疾大学生社会排斥状况分析
[摘要]从人类社会产生以来,残疾人与健全人一样都是社会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但是从那时起,社会似乎就成了健全人的专有社会,在社会资源的分配与再分配的过程中,像残疾人这类社会脆弱群体,很难听见他们的呼声。残疾人,有人的尊严和权利,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和能力。历史和现实表明,他们同样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残疾人应该享有同其他人一样的权利、同等的机会。残疾人是一个困难群体,残疾人的问题也是关系到充分实现公民权利和生产力解放的问题,必须始终重视,而不容忽视。残疾人事业是崇高的事业,是我们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部分。本文运用定性研究的方法,从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角度剖析了肢体残疾大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的心理状况和生活状况。通过探讨肢体残疾大学生所面临的困难和受到的社会排斥,提出了相关解决的建议。通过本次研究,呼吁社会更加关爱残疾人,让残疾人和正常人共同享有社会权利。
[关键词]残疾人 肢残个案 社会排斥 个案分析
1990年1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首次确定了残疾人的定义:“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残疾人应该享有同其他人一样的权利、同等的机会。但是往往由于社会上一些物质的和社会的阻碍,使残疾人无法充分参与社会生活,造成的后果危害特别大。
我国的残疾人数已经达到了8300多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6%,涉及到1/5的家庭。目前,我国社会结构和经济体制的处于双重转轨过程中,残疾人这一特殊的脆弱群体,虽然各方面的状况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至今残疾人在观念、教育、就业等层面依然受到种种社会排斥。
一、本文的理论基础
“社会排斥”原是针对大民族完全或部分排斥少数民族的种族歧视和偏见的,这种偏见和歧视建立在一个社会有意达成的政策基础上。“主导群体已经握有社会权力,不愿意别人分享之”(戴维,1999)。目前社会排斥一词的含义已被泛化,意指主导群体在社会意识和政策法规等不同层面上对边缘化的贫弱群体的社会排斥。英国学者克莱尔指出:“他们往往由于民族、等级地位、地理位置、性别以及无能力等原因而遭到排斥,特别严重的是在影响到他们命运的决策之处,根本听不到他们的声音”。
西尔弗和德汉把社会排斥分为“团结型”、“特殊型”和“垄断型”。“团结型”认为社会排斥是指个人与整个社会之间诸纽带的削弱与断裂过程。“特殊型”认为排斥是一种歧视的表现,是群体性差异的体现。“垄断型”认为群体差异和不平等是重叠的,它将社会排斥定义为集团垄断所形成的后果之一。
社会排斥是社会游戏规则造成的,所有的游戏规则都是双刃剑,在它使一部分人成为“赢者”时,另一部人就会成为“输者”(唐钧)。李斌(2002)认为社会排斥理论主要研究社会弱势群体如何在劳动力市场以及社会保障体系中受到主流社会的排挤,而日益成为孤独、无援的群体,并且这种排挤如何通过社会的“再造”而累积与传递。
社会排斥理论是近年来社会研究中的重要范畴。但对于如何定义社会排斥,不同的理论立场有不同的演绎,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界定。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所指的社会排斥是由于社会结构的不平等所造成的。脆弱群体所面对的困境并非他们自身不够努力、自暴自弃的结果,而是社会结构有意无意地将之排斥于正常的社会生活之外而导致的。当制度机制系统化地拒绝向某些社会群体提供资源,使之不能完全参与社会生活时,就会导致社会排斥。社会排斥既是一种既定的社会机制,又是一个排斥与被排斥的动态过程。
教育部规定,普通高校在招生录取工作中不得拒绝录取符合规定条件的残疾考生。这条规定意味着更多的符合规定招收条件的残疾生,将进入普通高校学习。据2002年统计,普通高校招生人数达到290万,全国仅有2547名残疾人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909名残疾人进入特殊教育学院学习。
二、肢残大学生被排斥状况
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为残疾人平等参与创造了条件。残疾大学生每跨出与同龄人相同的一步,都要付出常人几倍的代价和努力,所能获得大学学习的机会,实属不易。
肢残者由于身体条件的限制,不断努力克服自身困难,但却受到社会多方面的排斥,这种排斥主要来自思想与行为两个方面。各种社会排斥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环环相扣,从而形态了一个恶性的怪圈。其中肢残者受到的观念排斥是最根本的,肢残者受到的教育排斥等都是在观念排斥的基础上产生或延伸的。
1.观念排斥
肢残者上学不仅仅要面对自身残疾的困难,而且还要面对许多人对他们进行的精神劝阻。人们不用像对待健康人一样的眼光去看待他们,不能把他们作为一个正常人纳入社会生活。残疾大学生,生活中有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教育教学论文浅议牛津初中英语的教学改革》-毕业论文.doc
- 《教育均衡发展视阈下“重点学校”的反思与其转型》-毕业论文.doc
- 《教育均衡发展与八年级篮球教学》-毕业论文.doc
- 《教育均衡发展与六年级古诗文教学研究》-毕业论文.doc
- 《教育均衡发展与六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研究》-毕业论文.doc
- 《教育均衡发展与一年级识字教学探究》-毕业论文.doc
- 《教育均衡发展在三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毕业论文.doc
- 《教育均衡论文教育均衡发展论文浅谈教育均衡化》-毕业论文.doc
- 《教育券政策与我国实行教育券政策的若干问题》-毕业论文.doc
- 《教育实践论文:两粒种子,一片森林》-毕业论文.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