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769_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00769_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

*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 第八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新局面的形成 实现 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社会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 一 经济体制改革 定义 内容 根本目的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原因 内容 作用 内容 作用 二、对外开放 意义 内容 格局 一边倒 两只拳头打人 对外 开放 原因 目的 自学指导 改革开放的成就,要求学生全方面概括;并注意理解哪方面的成就最主要;注意建国以来经济建设成就的对比。 农业 工业 科教文 人民生 活水平 三、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对外经贸 说明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问:我国为什么要首先在农村进行改革? 原因:第一,农业的基础地位决定的 第二,农村的稳定关系到整个政局的稳定 问:我国是如何在农村进行改革的? 第一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作用) 第二 建立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 材料:凤阳县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三年跨了三大步。 1980年产粮5.02亿公斤,1981年产粮6.70亿公斤,1982年产粮7.15亿公斤。 结合图片说明建国初期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分田到户的不同。 城市生活出现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 成昆铁路 宝成铁路 湘黔铁路 兰新铁路 大秦铁路 鹰厦铁路 ④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①过渡时期 ②十年建设时期 ③十年文革时期 实践已经雄辩地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社会主义是有生命力的,它的优越性正通过改革开放日益全面地展现出来。所以我们要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发愤读书、立志成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是在 A “文革”结束后 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C 中共“十四大”后 D 中共“十五大”后 (B) 2、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取得突破性进展是在 A 沿海 B 内地 C 农村 D 城市 3、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是在 A 1978年 B 1985年 C 1987年 D 1992年 ( C ) ( B ) 4、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的是 A 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B 改革现有的生产关系 C 解放发展社会生产力 D 改变吃“大锅饭”的弊端 5、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是 A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 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C 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D 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 6、我国生产产量已经跃居世界首位的是 A 石油产量 B 钢铁产量 C 煤炭产量 D 粮棉产量 ( C ) ( A ) ( D )

文档评论(0)

wangyue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