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南太湖滨湖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docx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湖州南太湖滨湖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 第一章 认识:区域价值 第1条 ????? 编制背景 为保护湖州南太湖区域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资源,稳步推进湖州经济社会科学健康发展,落实湖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十二五”期间建设“现代化生态滨湖大城市”的战略决策,践行湖州作为全国第一个地级市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示范责任,编制《湖州南太湖滨湖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2条 ????? 项目缘起 1、“环太湖风景路”贯通,环湖城市(苏、锡、常、嘉、湖)的联系加强。 2、湖州市“十二五规划”提出生态型滨湖大城市概念,滨湖地区将成为湖州发展的重点区域。 3、湖州市获批国家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滨湖区域发展具有良好示范效应。 4、湖州环南太湖沿线各行政主体分头发展,缺少一体化规划管控,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凸显。 第3条 ????? 指导思想 统一认识、树立品牌价值 对滨湖区域资源本底、限制条件和建设情况进行摸底,进一步明确城市竞争优势;对长三角地区、环太湖城市和湖州自身进行研究,对滨湖区域的价值意义、发展判断和定位目标达成共识,树立以太湖山水为核心的品牌。 预先控制、保护资源环境 对特色资源和生态敏感地区进行管控,划定控制边界,防止城镇建设无序蔓延,对适宜发展地区进行空间结构、用地功能、主导产业及项目准入等方面的引导。 整体管理、一体协同发展 形成全市上下一盘棋、一张图,加强对滨湖区域的整体规划管理,突破行政主体间的约束,强化跨地区跨部门协作,建立滨湖区域一体化管理机制,提升政府有效统筹市域城乡发展的能力。 明确建设、协调分工实施 由底到图,划定滨湖区域禁止建设和适宜发展地区,制定空间结构、发展模式、功能布局、产业选择、生态修复、机制建设等管控性内容,统筹各部门工作。 统筹时序、落实行动计划 对滨湖区域不同区段制定分期行动计划和重点实施项目,强化整体控制、统筹发展的引导。 第4条 ????? 规划范围 湖州市吴兴区、长兴县环南太湖地区,包括夹浦镇、太湖新城、洪桥镇、图影度假区、太湖度假区、高新区、织里镇部分区域,规划面积226平方公里,太湖岸线长度65公里。根据近期滨湖核心区发展建设的需要,增加约40平方公里的弁山主体,作为规划拓展管控的范围,规划总面积达到264平方公里。 第5条 ????? 滨湖区域核心价值 是长三角太湖流域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是太湖溇港圩田系统现存最为完整的地区,具有世界级的传统农耕水利遗产价值; 是环太湖地区山水湿地景观和传统乡土人文的重要承载地; 是“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典范之地。 第二章 共识:目标策略 第6条 ????? 主题定位 绿水青山处,太湖首善区 在保护水乡山水格局、传承太湖悠久文化的基础上适度发展,突出湖州特色和竞争优势,强化地域文化产品和生态产品的保护、挖掘、创新与输出,彰显具有美丽中国特色的国家级“环南太湖生态文明示范带”,实现“绿水青山处,太湖首善区”的湖州梦。 第7条 ????? 一体化发展目标 南太湖滨湖带应成为湖州特色化、集约化、创新型发展,践行全国生态文明示范的先行地区。 1、发掘特色资源 湖州近30年发展,依然保留了环太湖地区最为完整的岸线和农业生态景观本底,保持了江南水乡传统的乡居生活方式,也为下一个30年发展保留了最珍贵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原生态的山体湿地、溇港乡村是南太湖滨湖区域最具价值的特色资源。 2、集约发展为本 生态、景观和文化是环湖地带的核心竞争力,在污染负荷尚未解决,经济发展水平和工程技术、行政管理手段等条件尚不成熟的阶段,滨湖地带应以保护和控制为主,进行资源挖掘整合,环境修复提升,明确发展思路和方向,集中力量重点建设南太湖旅游度假区。 3、发展新型三产 承载世界性、全国性、区域性的生态、文化、休闲、创新产业,促进产业向高端升级,加强生态创意产品输出、强调休闲体验。 第8条 ????? 一体化规划策略 统筹:滨湖区域应打破行政隶属界限,通过资源、设施、市场有机整合和优化配置,实现产业、功能、空间、机制的一体化发展。不同功能片区采取差异化统筹发展策略,避免同质竞争、减少重复建设,提高城市运营效率和整体竞争力。 管控:确定滨湖区域资源、用地、产业的整体发展策略,明确场地控制要素、空间发展结构、主导产业类型和项目准入门槛,实现滨湖带市域层面的一体化管控。 转型:转变滨湖区域的传统发展模式,倡导资源保护优先、低冲击开发,严控城镇规模,提升开发品质,打造独具湖州特色的太湖品牌和生态品牌。 变法:改变目前城镇化的开发方式,借鉴生态保护区、历史文化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乡村及度假区的规划与建设方法处理滨湖区域的保护和发展问题。 培育:高端育在田园里,引导滨湖区域培育适合生态田园地区发展的,引领湖州面向区域、面向未来的生态产业、创意产业和高端精品服务业,

文档评论(0)

docz-y984ht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