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科学-胃癌课件.ppt
. 胃 癌 (Gastric Carcinoma) 1、掌握本病的诊断要点。 2、熟悉本病的临床表现。 3、了解本病的病因、发病机制。 讲授目的和要求 讲授主要内容 概述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理 临床表现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诊断标准 治疗 概 述 胃癌居消化道恶性肿瘤的首位,腺癌占95%以上。 有色人种比白种人易患本病; 北美、西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发病率较低,而日本、中国、智利、爱尔兰及俄罗斯发病率较高;我国北方高于南方,沿海省份比内地高。 男女之比约2:1。 55~70岁为高发年龄段,35岁以下较低。 病因和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多步骤、多因素进行性发展的过程 。 相关癌基因:ras 、 bcl-2 相关抑癌基因: p53 、 APC 、 DCC 、 MCC 相关生长因子: EGF 、 TGF-? 环境和饮食因素 环境因素: 火山岩地带、微量元素比例失调、化学污染。 饮食因素: 多吃霉粮、霉制食品、腌制鱼肉、咸菜、烟熏 食物,增加胃癌发生危险性。 牛奶、新鲜蔬菜、水果、VitC可降低其发病率。 幽门螺杆菌感染 HP与胃癌有共同的流行病学特点, 胃癌高发区HP感染率高; 动物实验HP可直接诱发胃癌。 可能机制: 1、HP导致的慢性炎症→内源性致突变原。 胃黏膜萎缩、肠化、不典型增生→ 癌变。 2、HP可还原亚硝酸盐,N亚硝基化合物是公认的致癌物。 3、HP代谢产物促进上皮细胞变异。 遗传因素 胃癌有明显的家族聚集现象,浸润性胃癌有更高的家族发病倾向。 遗传素质使致癌物质对易感者更易致癌。 癌前状态 癌前疾病—指与胃癌相关的胃良性疾病。 癌前病变—指易转变成癌组织的病理组织学变化。 1、慢性萎缩性胃炎: CSG→CAG→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癌变。 2、胃息肉: 炎性息肉:多2cm, 癌变率低。 腺瘤性息肉:癌变率高, 2cm的广基息肉。 3、残胃炎: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10~15年发生, 残胃癌发生率约0.6%~2.5%。 4、胃溃疡:发生率约0.5%~2%。 癌前疾病 肠型化生:分小肠型和大肠型。 异型增生:胃黏膜腺管结构及上皮细胞失去正常的状态出现异型性改变,组织学上介于良恶性之间。 癌前病变 病 理 好发部位:胃窦(58%) 、贲门(20%) 、胃体(15%) 、全胃或大部分胃(7%) 。 早期胃癌:指病灶局限且深度不超过黏膜下层的胃癌,而不论有无淋巴结转移。 进展期胃癌:胃癌深度超过黏膜下层,侵及肌层者称中期胃癌;侵及浆膜或浆膜外者称晚期胃癌。 按分化程度:分化良好、分化中等、分化差 按腺体的形成及粘液分泌能力又可分为: 管状腺癌:分化良好。 粘液腺癌:又称印戒细胞癌。 髓样癌:分化较差。 弥散型癌:分化极差。 组织病理学 ①直接蔓延:直接侵入邻近器官; ②淋巴转移:通过淋巴管转移到淋巴结,最常见,Virchow淋巴结; ③血行播散:以累及肝脏多见; ④腹腔内种植:癌细胞脱落入腹腔可种植于肠壁和盆腔,如种植于卵巢称Krukenberg瘤。 侵袭与转移 临床表现 早期胃癌:患者多无症状或有轻度非特异性消化不良症状。 进展期胃癌:上腹痛,伴纳差、腹胀、上腹部不适,体重下降。 并发症或转移症状:咽下困难、幽门梗阻,上消化道出血的表现,转移到受累器官出现相应症状(肝、肺)。 体征:上腹部包块,上腹压痛,淋巴结肿大,腹膜转移可发生腹水。 伴癌综合征: 反复发作表浅性血栓性静脉炎 (Trousseau征) 黑棘皮病 皮肌炎 膜性肾病 并发症 出血 幽门或贲门梗阻 穿孔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实验室检查:Hb下降,粪OBT持续阳性,胃液分析示胃酸↓,CEA↑。 X线检查:X线检查对胃癌诊断依然有较大价值。X线征象包括局部胃壁僵硬、皱襞中断,蠕动波消失,凸入胃腔内的充盈缺损,恶性溃疡直径多大于2.5cm,边缘不整齐,可示半月征,环堤征。 胃镜检查:胃镜结合黏膜活检是诊断胃癌最可靠的手段。确诊率达95%~99%以上。 早期胃癌内镜分类法: Ⅰ型(息肉样型):广基无蒂,常2cm。 Ⅱ型(浅表型):本型最常见,又分三个亚型。 Ⅱa型(浅表隆起型):病变稍高出黏膜,0.5cm 。 Ⅱb型(浅表平坦型):病变表面粗糙呈颗粒状。 Ⅱc型(浅表凹陷型):凹陷0.5cm,底面粗糙。 Ⅲ型(溃疡型):黏膜糜烂比Ⅱc型深,但不超过黏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