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成像-精选(公开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MRI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1978年 英国取得了第一幅人体头部的磁共振图像; 1980年 第一副人体胸腹部MR图像产生,MRI设备商业化; 1984年 美国的食品和药物管理局 (FDA)批准核磁共振使用于临床; MRI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1986年 中国成立安科公司; 1989年 中国开发出第一台MRI; 1998年 世界磁共振成像年; 2002年 全球已经大约有2.2万台MRI… 2003年 劳特布尔 (Lauterbur)和曼斯菲尔德(Mansfield)获得2003年诺贝尔生物医学奖 MRI应用于医学的优势 利用人体氢质子的MR信号成像,从分子水平提供诊断信息; 任意截面成像; 软组织图象更出色; 不受骨伪影的影响; 无电离辐射,一定条件下可进行介入MRI治疗。 MRI的局限性 成像速度慢(相对于X-CT而言); 对钙化灶和骨皮质灶不敏感; 图像易受多种伪影影响; 禁忌症:心脏起搏器及铁磁性植入者; 定量诊断困难。 MRI的发展目的、方向及热点 发展目的: 缩短成像时间 提高图像质量 降低成像费用 更舒适、人性化的受检环境 MRI的发展目的、方向及热点 发展方向: 原理方面:开发研究新的成像参数,温度、压强、导电率、粘滞度、弹性等 软件方面:开发新的脉冲序列 硬件方面:高温超导材料研究、4K技术、高灵敏线圈研发等 应用技术方面:血管造影技术、心脏电影、介入MRI治疗、增强剂技术等 MRI的发展目的、方向及热点 发展热点: fMRI:功能磁共振成像,主要指脑功能磁共 振成像 MRS:磁共振波谱分析,化学位移、核磁矩、元素确定、体内化学成分分析 新的成像核素的开发:如31P 专用小型磁共振的开发:如关节磁共振 站立式磁共振(STAND-UP MRI) (2)自由感应衰减 FID 90°脉冲激励 自由感应衰减 FID 1.纵向弛豫T1 四、T1、T2的物理学意义及生物学意义 组织液的粘度增加,温度降低, T1缩短;主磁场B0的数值增大时, T1增加。 2.横向弛豫T2 T2与环境温度、粘度无关;与主磁场的相关性不大;T2与主磁场的均匀性关系特别大。 在纵向弛豫过程中,样品中的自旋核与晶格以热辐射的形式相互作用。也称由T1表示的弛豫过程为热弛豫,或自旋-晶格弛豫。 在横向弛豫过程中自旋核之间存在磁的相互作用,使核磁矩从聚焦的方向上分散开来,这是Mxy大小衰减的原因,T2表示的横向弛豫也叫自旋一自旋弛豫。 T1 (ms) 305 707 426 675 T2 (ms) 54.1 29.5 38.9 54 组织 脂肪 肌肉 肝脏 脑 表4-3 实验鼠不同软组织的T1、 T2 T1 (ms) 822±16 817±73 515±27 1900±383 T2 (ms) 76±4 87±2 74±5 250±3 组织 尾状核 脑灰质 脑白质 脑脊液 表4-2 脑组织的弛豫时间 (1)不同的(正常)组织与器官的弛豫时间有显著不同 T1 780 920 3000 - 260 T2 90 100 300 - 84 T1WI PDWI T2WI 人体正常脑组织的T1、T2弛豫时间 驰预时间(ms) 脑白质 脑灰质 脑脊液 颅板 板障 (2)同一组织、器官的不同病理阶段上的弛豫时间也有显著不同。这为用MRI进行病理分期成为可能。 胰腺 200~275 胰腺癌 275~400 肾 300~340 肾癌 400~450 胰腺 180~200 肝 140~170 肝炎 290 肝癌 300~450 病灶 T1 (ms) 病灶 T1 (ms) 病灶 T1 (ms) 表4-4 实验出不同病理阶段上的T1 此脉冲序列中第一个脉冲即90°脉冲是起对样品的激励作用,使样品产生横向分量Mxy 。 第四节 自

文档评论(0)

咪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